成都崇州市:调结构 转方式 科技创新给力
3月15日,崇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兰宏率领教科文卫工委全体同志及部分委员调研我市科技工作。市人大领导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四川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和“崇州市蔬菜专家大院”,并详细听取了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关于科技工作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市科技部门紧紧围绕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我市打造“一城一都一高地”、“产业优化发展年”的发展战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型社会为核心,把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崇州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支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狠抓培训普及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设立知识产权“4站3点”工作站,打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组织成功申报枇杷茶、郁金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保护地方资源产品;组建2个知识产权联盟,保护提升特色产品发展。二是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工作力度,会同省知识产权局对工业区一家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开展了联合执法。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多方整合科技资源,完成1个科技推广服务中心、3个科技服务分中心、5个产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形成了“政府——平台——专家服务团队—科技服务站—农村科技信息员”
的网络融合联动机制。四是扎实推进国家科技部“科技特派团行动计划”工作。紧密联系科技对口帮扶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和重庆农科院(畜科院),借助人才优势,组织开展星火科技培训,服务提高现代化科技水平。
通过看、听、议,人大领导一行充分肯定了市科技部门的工作成绩。大家一致认为,在“产业优化发展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科技要创新给力,围绕“优化”做好文章,为提升崇州经济运行质量作出新贡献。为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的创建步伐。进一步加大科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有关实施方案的宣传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切实做好知识产权宣传保护工作和专利申报工作,让更多的企业从中得到有力支持和产品专利保护,营造科技兴市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住政府加大科技投入的机遇,强化“产、学、研”科学发展机制,提高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比重,实现专利申请年增长率,增强创新力量。
三是支撑、引领企业提高自主研发水平,增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逐步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为核心的产品升级格局。
四是牢固树立为工业、农业科技服务的思想和意识,积极为他们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含量,进而推动科技进步,确保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