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市人大:倾情服务新农村建设
——遂宁市市人大常委会推进新农村建设侧记
10月25日,遂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在连续五年通过调研视察、专题审议、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多种方式,促进市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为确保市委新农村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市政府集中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共商新农村建设大计。
会上,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新村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倍受与会人员关注,成为热议话题。
关键词一:农村产业发展
声音: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就是要实现农民增收。而加快产业发展则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背景:2009年,市委、市政府抓住遂宁作为全省首批以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契机,进一步进行了产业整合和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加快了种植业、现代畜牧业大基地建设步伐。
为深入推进“农村八项工作”、“四村一园”建设和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实现“三农”工作新突破。市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省、市人大代表深入柑橘、蔬菜、经济林、花卉苗木、中药材、畜牧产业六大特色高效农业大基地视察调研,并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支持政府加速土地流转,推广农业规模化生产,坚持规划引领、项目支撑、机制保障,突出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在形成规模效应、打造绿色品牌、发展绿色经济上下功夫。目前,全市产业发展成效已经显现:种植业大基地正在形成—船山区以绿色蔬菜、柑橘,蓬溪县以核桃、青花椒、仙桃和黄花,射洪县以甜橙、柠檬,大英县、安居区以优质柑橘为主导的产业蓬勃发展;现代畜牧业基地实现提质增效—船山区以高金丹麦式猪场、齐全原生态博览园,蓬溪县以PIC生猪,射洪县以生猪、肉兔、小家禽规模养殖,大英县、安居区以绿色生猪为主导的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市生猪饲料、种猪、养殖、加工和物流产业链条已基本形成。
建议:遂宁的农业要适应新形势,抓住全省首批以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契机,依托资源优势,综合区位、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按照“一业突破、多业并举”的思路,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要优化区域布局,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扩张基地规模,打造产业格局;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要统筹发展二、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要以发展绿色农业为方向,大力培育绿色品牌,推动农业由资源支撑向科技支撑转变;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规划为先导,以项目为载体,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投入格局。
关键词二:农民新村建设
声音:建设新农村,不能简单理解为“推倒旧房盖新房、整齐划一建楼房”,重点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背景:2007年以来,市委按照省委“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作出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五创联动”和“生态文明四项工程”的决策部署。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决策上参与,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围绕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民生问题,组织开展较大规模执法检查、集中视察、专题调研达到10余次,连续四年分别听取和审议市政府相关工作情况的报告,连续两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村水利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情况的视察,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支持市政府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狠抓农村薄弱环节治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以打造优美乡镇和优美村庄为突破口,全面治理农村“三乱”,因地制宜建设新型新村。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累计投入资金8.05亿元。
截止目前,全市80%的乡镇、50%的村庄已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农村风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建议:市政府要围绕农村地域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切实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规划引导力度,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整体规划,突出实效性、前瞻性、科学性。
要继续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集约发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两池六改”基本做到规范化、全覆盖,确保便民、科学、环保。农房建设、庭院风貌改造,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变“要我搞”为“我要搞”。在制订建设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和确定项目等工作环节中,都要首先考虑是不是农民最需要的、受不受农民欢迎、能不能让农民得到实惠。
关键词三:农村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
声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背景: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巩固“普九”成果的情况报告、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的情况报告,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等情况报告,开展了义务教育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提出针对性强的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国家助学制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和相关政策,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示范片农民参加新农合比率达90%,五保农民做到了应保尽保,五保金、低保金保证了及时足额发放。同时,村级卫生室、活动室、体育设施等公共设施建设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9%。
建议: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
市政府要进一步健全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和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增加农村社保投入,作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公共财政要重点向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倾斜,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和新型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扩大覆盖范围。要继续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实行农村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支持力度,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陈小梅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