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图片报道

沙坪坝:部分代表视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来源: 沙坪坝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1年06月02日 10:15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社会和谐与稳定。5月30日上午,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驻区市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和镇人大代表30多人对我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行视察座谈,强力助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游文碧,副主任谭先康、齐泽亿、应平参加了视察座谈活动,区政府副区长蔡道静,区有关部门、部分街镇负责人全程陪同。

  代表们先后实地查看了健之佳药房、沃尔玛超市、阿兴记大饭店、覃家岗新立菜市场等。每到一处,代表们都详细查看食品药品标识、食品卫生、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经营状况及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规章制度,从食品源头、生产加工、销售流通、餐饮等环节,了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查看人员健康证办理、畜禽检验检疫等情况。随后,代表们听取了蔡道静副区长代表区政府报告全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情况,区卫生局、农水局、商委、工商分局、质监局、食药监分局、公安分局、覃家岗街道、歌乐山镇等作了书面报告,部分单位还就重点内容进行了补充说明。

  代表们认为,近年来,特别是今年区政府及其各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负责,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有力地提高了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突出重点,采取高压态势,高效率地开展了食品安全整顿活动;创新协调联动监督管理机制,率先将食品药品安全举报电话并入“110”管理系统,率先在大型超市设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率先将公检法纳入食安委成员单位,特别是公安分局成立了全市首支、全国第二的食品药品犯罪侦缉支队等做法,都起到了很好的监管与震慑作用;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初显,与去年相比,今非昔比,让人欣慰,百姓认可。

  代表们针对沙坪坝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八条指导性建议:一是要研究解决部门间职责界定不清或交叉等问题,建立更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多个部门解决不了一个食品安全的尴尬局面;二是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统筹各监管部门信息资源,建立信息互享机制,提升区域监控能力,严格监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和消费各个环节,切实做到“无缝监管”,突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薄弱地方(如农贸市场、农副产品、小作坊等)整治,像“打黑除恶”一样打好这场攻坚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三是各街镇、部门要切实落实监管职责,对不认真履职或因某个环节的疏漏和失误而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严肃处理;四是要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科学合理地确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人员编制,落实街镇、村社专职协管员、信息员人员配备和工作经费,确保食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五是充分利用区内军队与地方院校资源,进一步加强区内食品检测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食品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六是要科学合理审定食品抽样检测频次与补偿标准,落实食品抽样检测经费,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澄清事实,消除群众恐慌心理;七是要进一步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建立对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等级评定和奖惩制度及信用披露制度,对重质量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保护,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食品安全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市场环境;八是既要正面宣传引导,又要曝光反面典型,提高群众对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鉴别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防范意识,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不能仅在罚款上止步,要加强行政移送,对涉嫌食品安全犯罪的行为依法从重从快提起公诉、进行审判,充分利用其警示震慑作用,真正达到“打击一批、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游文碧强调指出,我区食品药品安全整治监管工作任重道远,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不能松懈,要加大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动态监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与科普知识的普及力度,做到教育、宣传、处罚并重,进一步规范我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药品”,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平安重庆”、“健康重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时,市人大代表还表示,将积极向市人大反映,建议市级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各种食品药品检测标准,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下属职能部门进行监管。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