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暖冬”经验 应对金融危机
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话中小企业“止滑促增”座谈会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提高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委、区政应采取何种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3月24日,在大渡口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人大代表话中小企业‘止滑促增’座谈会”上,来自该区19家企业的人大代表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招”,为区委、区政府建言献策。
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荣、副主任应建、副巡视员段仁柒,区委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财经工委、区政府办公室、区经委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能源、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人才、服务业扶持、企业办证、税收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发言,并结合自己所在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融资难。”在会议主持人宣布请代表发言后,重庆石金摩擦密封材料公司总经理夏洪光代表率先发言。这位连续担任了四届人大代表的企业老总认为,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企业要淘汰落后产能,对产品实行升级换代,而资金成了最大的制约瓶颈。”与夏洪光代表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利德公司董事长陈培新代表、钰鑫实业集团副总裁韩卫国代表等。
“以前不想创新,现在我们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仅在研发上我们就投入了四百多万元。”来自重庆龙文实业公司的刘红代表认为,战略转移及人才招聘都因金融危机出现了新机遇。目前,刘红所在的企业其研发水平处于全市前列。会员单位在原来二千多家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五、六百家。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还是很困难。”刘红代表希望政府从中协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等难题。
针对代表的发言,应邀出席会议的大渡口区委、区府办公室负责人说,区委、区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调研,下一步,将分工业、房地产、现代服务业三块采取措施“止滑促增”。工业方面,总共有九大方面27条措施。如建立十亿元的扶持基金、加强亲商、优化融资环境,建立担保公司、强化生产要素供给、落实园区企业政策,等等。
“建立担保公司的工作,我们没有做好。目前,重庆市已经建立了50多家小贷公司,而大渡口区却没有一家。”罗荣说。对代表们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他要求区人大代联工委在座谈会后认真梳理归纳后交区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并在三个月之内给予答复。“一定给代表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罗荣强调说。
(记者 杨济发 通讯员 邱丽萍)
《公民报》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