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大代表渝中区联系组加强代表工作
换届以来,市三届人大代表渝中区联系组以夯实代表履职基础和加强制度建设为抓手,以深入开展代表活动,增强活动实效为切入点,较好地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
四步学习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初任学习,奠定履职基础。新一届代表产生后,联系组邀请履职经验丰富的上届代表介绍履职经验和体会,联系组组长着重就代表履职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讲解,并就如何审议报告、撰写议案建议,开展视察调研等业务知识向全组代表进行宣讲,为代表履好职打下了基础。
集中学习,提升履职能力。代表们积极参加市人大代表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人大代表履职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履职水平。
专题学习,储备履职知识。代表们集中学习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精神,收听了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关于“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的录音报告,听取了市金融办主任罗广所作的关于“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专题讲座等,增强了“重庆发展时不我待、扩大开放代表有责”的意识和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
履职学习,增强履职实效。在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前,都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明确活动的重点及要求,为活动取得实效作好积极准备。
多措并举 巩固代表履职基础
按照“情暖代表、心系代表、带动代表、激励代表”的工作思路,联系组努力做到“三坚持、三注重、一促进”,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增强了代表团队意识,凝聚了代表的履职合力。
坚持拓宽渠道,注重知情知政。代表们认真阅读市、区人大常委会定期赠送的报纸、会刊、简讯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参阅材料等,坚持列席区人代会和常委会、区人大和区“一府两院”半年工作情况通报会,积极应邀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的视察调研等活动,力求通过各种途径知情知政。
坚持人文关怀,注重推动履职。联系组组长有计划地走访了部分市代表及其单位,向代表所在单位介绍代表履职情况及履职要求,争取其所在单位对代表履职的支持,并与代表交心谈心,帮助其解决履职困难。联系组正、副组长带头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头履职,积极参加履职活动,撰写议案、建议,影响和带动了全组代表加强学习,积极履职。同时,采取组长、副组长及部分代表轮流主持代表组会议和活动,及时看望慰问生病和有特殊困难的代表,及时组织宣传报道代表组及代表个人履职情况,及时落实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本组建设的意见建议等措施,有效调动了代表履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集体议事,注重发扬民主。联系组坚持组长会议研究全组学习及活动安排、制度建设等事宜。遵循代表提出建议、组长会议初定、征求全组代表意见、汇总意见并经组长会议再次研究的“两上两下”方式确定年度活动计划,并通过征询意见的方式,落实代表全年将参加的具体活动,激发了代表履职的内动力。
完善制度机制,促进代表积极履职。通过建立完善代表履职登记、述职、学习培训、出席大会、闭会期间活动考勤、联系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专题调研、履职情况通报、公示和组长会议等制度机制,并加以落实,全组代表履职的自觉性不断增强。2008年,全组代表出席市人代会的出勤率为100%;开展代表活动次数14次,其中专题调研、视察活动5次,代表出勤率达81.5%;与区人大代表共同接待选民2310余人次,将超出区级国家机关职权范围的214件区代表建议、意见转提市人大,使这些建议得到较好办理,支持了区人大代表履职。
服务大局 履职实效不断增强
联系组以支持发展、促进开放为主题,通过扎实的活动,着重在“三个结合、三大作用”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专题视察、调研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推动作用。适时开展了重庆轨道交通建设、主城区畅通工程建设和“畅通渝中”建设、化龙桥地区拆迁建设、国泰广场及艺术中心建设等系列专题视察以及主城区危旧房改造情况的专题调研活动。采取多方搜集资料、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现场查看、跟踪视察以及市、区代表联动等综合方式,代表们摸清了详情,找到症结,抓住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有较高见地的意见建议,联系组将此形成质量较高的专题报告和建议意见,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和市、区相关部门,并积极追踪建议意见的办理和落实情况,较好地推动了市、区重点工程建设。如,《关于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的调研报告》中所提的拆迁政策落实、房源储备、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建议,引起市级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其中被拆迁企业养老金处理、安置房修建地块确定、减轻拆迁资金压力等方面的建议意见得到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视察轨道交通建设的视察建议报告转送市级相关部门后,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制定措施,推动了困扰工程建设的市政施工占道,绿化迁移和电、气、通讯综合管网迁改等问题的不同程度解决。
参加集体活动与个人主动调研相结合,围绕大局发挥智囊作用。除集体活动外,代表们主动调研,主动思考,积极撰写文章或建言献策。在《重庆日报》、《经济日报》、《公民报》、《公民导刊》等报刊上,吴永年、彭应吉、舒静秋等代表分别发表了《加快打造重庆经济发展“引擎”——解放碑CBD》、《关于中小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几点建议》和《打造特色社区,建和谐邻里街道》等文章。
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活动与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围绕民生发挥优势作用。代表们按照要求,到对口联系的区代表组所在社区,真诚地与群众交心谈心,耐心做好其思想工作,积极寻求解决措施,促使一些疑难信访问题得到解决。如,通过组长的协调督办,上访人罗贵贤被拖欠多年的146万元工程款全部执行到位,临时工包胜英的超龄养老保险得到及时解决。活动中,代表接访群众100人次,约访、下访和回访群众763人次,停访息诉案件229件次、633人次,包案解决案件99件。
求实创新 代表活动充满活力
注重代表活动方式求新、内容求实,代表活动充满活力。一是民主确定活动议题。年初,利用短信群发系统在全组代表中公开征集联系组活动议题,并由组长集体讨论确定,扩大了民主,集中了智慧,受到代表肯定;二是整合市、区两级代表力量。市、区代表上下联动,围绕危旧房改造、化龙桥地区拆迁建设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并及时向市、区相关部门反馈调研中的重要信息,使专题调研既有深度和广度,又及时推动了危改工作;三是设立人大代表接待室。将市、区代表工作延伸至社区群众中,使代表能够直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了解民情民意,为民呐与呼。
通讯员 杨云平 史晓军
《公民报》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