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

来源: 重庆日报  浏览字号: 2008年10月15日 12:58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10月8日至14日,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前往南岸、江津、开县等区县,走访了南岸珊瑚中学、长生桥小学,江津几江中学等多所学校,对我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执法情况开展检查。检查重点涉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学校安全保障等四个方面20个问题。

  检查显示,目前,我市“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五年时间“两基”人口覆盖率从89.3%提高到100%,并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偿清了“普九”历史欠债19.7亿元;全面消除D类危房442万平方米,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解决了近万名代课教师问题。我市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但在检查中,检查组发现,农村教育资源闲置与城市教育资源紧张,逐渐成为城乡教育新的矛盾。在开县、南岸、江津的城镇学校,“大班”现象突出,而农村教育资源开始出现闲置。各区县在汇报中表示,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人口自觉向城市流动,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地进入城镇就读,原先规划建设的学校已无法满足急增的入学需求。

  “义务教育的容量还将继续增大,但可供给资源较紧的矛盾逐渐突出,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学需求的增长对城市就是一个严峻考验。”检查组成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高进进说,面对新的矛盾,核心问题是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合理地配置,而不是就农村谈农村,就城市谈城市,关键是要处理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投入与资金使用效率。

  市人大代表、重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荆瑜认为,针对农村人口大量外出、部分农村学校招生不足的情况,应多建寄宿制学校,集中偏远地区的生源,避免农村学校布点过多、规模偏小的情况。

  此外,在检查中,农村教师待遇偏低现象也引起检查组关注。检查组表示,教师收入问题将单独形成一个专项报告递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何清平)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