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专题调研掀“工业强区”新高潮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8月10日 22:23

  “代表行动”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项目,而最出彩的当属后者。它更能结合本地区实际,富有特色、富于创造力。

  围绕“工业强区”战略,黔江区人大常委会以“更好发挥园区作用,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为题,进行深入考察调研,并提出10条含金量很高的建议,有力促进全区工业发展。

  赴19个区县取经求宝

  为把专题调研做好,黔江区人大举全力参与。组织人大代表形成5个调研组,由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队,赴市内19个区县考察学习工业园区建设经验,先后完成赴江北等区县、赴北碚等区县、赴渝北等区县、赴九龙坡等区县、赴沙坪坝等区县的5个调研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国华亲自带队前往江北、长寿、綦江等地考察,一路走来感触良多。为此,陈国华亲自提笔撰写出题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调研报告。

  “江北区‘无地自容’,面对土地紧缺的困难,通过发展都市楼宇工业经济,无地也自容,打造出了一片工业发展的新天地。”陈国华在报告中,对考察的每个区县写出了心得体会:长寿区的“有容乃大”,千亿级别工业园建设过程注重环境保护,百姓富裕起来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垫江县的“一花争春”,面对诸多政策难以特惠的窘境,垫江人独辟蹊径,通过牡丹花提高对外知名度、影响力,吸引落户洽谈企业与日俱增,工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10条建议字字珠玑

  根据5个调研报告,黔江区人大提炼出“工业强区”战略的10条建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打造工业强区主战场;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做优做大园区规划;破解征地拆迁瓶颈难题;下决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楼宇工业经济;搞好职业教育与用工需求的对接;着力搬迁主城企业入园;加大对园区及入驻企业的服务力度。

  譬如单论大力发展楼宇工业经济,区人大就指出,因地理原因,黔江全区用地条件很差,可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在工业园区建设中,由于地势落差大,挖了不少的山,填了不少的沟,毁了不少的绿,开发成本非常高,而且又要在平整的土地上划出部分新搞绿化,代价太大。

  “因此,必须在集约用地上做文章,提高土地利用率。”区人大建议,要像江北、沙坪坝、巫山等区县那样,始终坚持工业用地集约化、厂房建设楼宇化、投入产出最大化导向。在园区内尽量保留原有绿地,实行只租不征或只征不毁,并着力发展现代都市楼宇工业。即在园区统建一批符合现代楼宇工业标准的标准化厂房,逐步做到今后来区小企业和一般项目不供地,只提供标准化产房。

  区人大认为,这样既可以集约用地,减少开发成本,又能把楼宇工业培育成‘工业强区’的一支重要力量,还能防止蓄意圈地、炒地行为。

  据悉,10条建议获区委、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评价,并获得及时采纳,政府创新引资方式,突出产业招商、集群招商,今年园区已到位招商资金40亿元,力争50亿元,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0个,总部经济项目30个。

  相关信息表明,该区市、区、镇乡人大代表还积极参与到“工业强区”战略中。在区人大代表推动下,重庆市展望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该区石会镇流转土地80余亩,计划投资1600万元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刘金川)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