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人大代表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7月23日 14:28

  人大代表的一张靓丽“名片”

  ——全市“代表行动”半年工作综述

  “让人民活得有尊严”,一句话勾勒出一个务实、惠民的民生政府形象,其间所历之废除农业税、社会保险全面铺开、医疗改革探索等重大事件尽数囊括。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10件民生大事也体现出一种民生、温暖的理念,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唱红打黑、公租房建设……自在为民服务情理之中。

  同样,人大该如何勾勒自己呢?虽然法律确立着人大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但如何真正经营一个人民满意、社会明白的权力机关,同样需要潜心、创新铸造。

  自4月下旬,全国人大机关刊物《中国人大》负责人闻讯来渝专访我市人大“代表行动”情况以来,该刊连续刊载我市代表工作创新文章。不少省市人大来电来函,希望学习借鉴“代表行动”经验。

  藉此,毋庸讳言,言必称“代表行动”,于己是一种服务人民、更好代民行权价值观的巩固与提升,于客人则是对工作形式的一种确认和肯定。

  打造代表工作的“第一品牌”

  代表行动,主题是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可谓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作为我市人大系统从未有过之举措,半年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在探索中行动,在行动中探索。其主旨只有一个,切实推进“五个重庆”建设,让老百姓知道“人大代表在行动”,代表明白“人大代表该行动”,媒体反映“人大代表行动快”,社会各界称赞“人大代表行动好”。

  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需要把主题活动开展好,用陈光国主任的话说,就是要把“代表行动”打造成我市代表工作“第一品牌”。品牌出来了,效应自然出来了、成果自然出来了。

  围绕塑造“品牌”的工作方针,全市各级人大可谓风风火火、各显神通。

  市人大常委会率先垂范,4月份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种下三片“代表林”,掀起全市40个区县建设“森林城市”的热潮。在区县、镇乡人大组织下,各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春季植树行动如火如荼。在“人大代表林”的示范下,社会各界种植的各种命名林应势而生,有力展现出全面共建“森林重庆”的一幅幅画卷。

  同样,4月2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下,全市40个区县在各自城区中心广场或乡镇场坝同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万名代表送健康”街头宣传活动,直接受益群众达到100多万人。这一事件具有阶段性意义,它充分展示出全市人大上下协作、各级联动,强大的活力、生命力和实际效能,这将对未来开展好“代表行动”,乃至其他工作具有示范意义。

  一枝独秀不为美,万紫千红才是春。在有效组织开展主题行动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还切实加强对全市“代表行动”工作的指导。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陈雅棠、胡健康、王洪华,秘书长艾智泉分别前往一些区县参加活动。4—5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领7个调研组,深入20多个区县调研指导“代表行动”。

  市委在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对报告作出“这个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既更加实在、有效地动员了全市社会各界建设重庆的热情,也提高了代表们的议政能力”的重要批示。

  不少人大代表认为,市委的明确批示,使“代表行动”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也增添了动力,鼓舞了干劲。陈光国主任也明确表示,“代表行动”不但是代表工作的品牌,而且有效提升了整个人大工作水平,出色地坚持和完善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剂

  “代表行动”半年来,全市各级人大以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和参与贡献四项行动为抓手,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扎实推进“代表行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6万名全国、市、区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以各种方式广泛参与“代表行动”,参与率达90%,覆盖40个区县和1011个乡镇(街道)。

  6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在渝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视察“宜居重庆”建设重点工程——鸳鸯片区公租房建设。视察中,代表们对市委市政府大决策、大手笔、大决心的大民心工程给予高度赞扬,同时提出10条建议供市政府参考。相关信息表明,代表建议有助于公租房的更好建设。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调研,发现众多偏远山区孩子在学校吃不上午餐,长期忍饿求学。孩子们的午餐问题得到县“四大班子”高度重视,决定立即实施“爱心午餐工程”。县人大常委会于4月初组织“代表行动”捐赠活动,现场募集资金80余万元。目前,该县已有26所占三分之一的学校相继实施“爱心午餐工程”,受益学生逾50%。

  陈光国主任在彭水调研“代表行动”过程中,对“爱心午餐工程”给予肯定,要求以彭水解决学生午餐为典型,从市级层面推动建立解决全市贫困山区农村学生爱心午餐的长效机制。目前,“爱心午餐工程”已纳入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决定的10大民心工程。

  一项工作成败,关键看其结果。“代表行动”展现出来的成效表明,主题活动已使得人大工作成为推动“五个重庆”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助推剂。

  专业代表小组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介绍工作经验、感受时,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杨颖嘉对市人大代表马英还记忆犹新。5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工作调研,马英代表受邀参加这一活动。

  “这是专业代表参与本行业调研、视察、检查不可比拟的优势。”杨颖嘉认为。

  同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曾组织教育、科技、卫生专家赴彭水自治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间所反映出来的效果,让带队的主任委员高进进很有感触:当时过去正好碰上当地出现一些情况,专业人大代表立即展现出他们的效能,及时地、很好地得以解决。“如果是平常,这些专家型人大代表可能还抽不出时间来。”

  相关资料显示,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改革发展情况的调研活动。市人大内司委组织内务和司法两个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共50多人(次)参加各种视察、调研活动,提出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市人大农委充分发挥农业与农村工作专业小组优势,集中调研林业法制建设情况,并督促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立法工作等。

  “把活动与代表特长相结合,专业代表作用发挥得很好、很充分。”陈光国主任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建议对如何发挥专业代表作用要继续加强研究。

  半年时间,倏忽即逝。回首1月19日,代表行动动员大会情形尚历历在目,但是仅仅半年时间,全市90%以上人大代表参与了主题行动,全市掀起如火如荼的“代表行动”热潮。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参与贡献,几万名人大代表一片赤忱之心、一腔滚滚真情融汇进全市“五个重庆”建设的伟大进程。

  可以说,“代表行动”是我市人大代表亮出的一张靓丽名片。于己有为有位,于民问心无愧,从社会各界反应、行动效应来看,“代表行动”做到了。(刘金川)

编 辑: 刘宇
责 编: 刘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