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健康工程”建设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0年4月27日,沙坪坝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副区长蔡道静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区健康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区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工程”建设,全区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明确职责,细化任务,突出重点,工作有创新有特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会议指出,“健康工程”建设还存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工作发展不平衡、注重体质锻炼与环境和食品安全保障不协调、活动场地仍不能满足群众锻炼身体的需求等问题。对此,常委会组成人员向区政府及各街、镇、部门提出了积极的意见,现综述如下。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积极做好教育培训指导
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区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正确认识。要加强对干部,特别是社区干部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学和营养学知识的培训,使其自身成为“健康工程”建设的受益者和传播者。要坚持组织开展群众性和广泛性的健康活动,特别是对公务员、企业职工、青少年、老年人、农民工、困难群众等不同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分类指导,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协调发展,真正使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成为沙坪坝的民风和时尚,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质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
二、切实加强综合整治,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
要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围绕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食品和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食品药品市场的安全。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继续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梁滩河和清水溪流域污染治理、“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切实促进群众的生存环境健康。文化、卫生、体育等部门要加强对街镇及相关单位“健康工程”建设工作的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区健康办和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对各单位“健康工程”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好的要肯定和表扬,工作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的要进行通报,切实推进“健康工程”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更加有效地落实。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要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筹资机制和共享共建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健康工程”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推进城乡健康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综合文化体育场的建设,方便群众就近参加健康活动。要完善健身场所综合配套设施,建立健全体育设施使用、维修、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使用效率,及时对损坏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更换,使有限的场地和器材充分发挥作用。要继续整合区域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健康资源,鼓励在不影响工作、教学和安全的情况下向社会开放,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活动需求。
四、坚持做好调查研究,不断取得“健康工程”新成效
要进一步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与愿望,掌握街镇、部门及相关单位实施“健康工程”的情况,不断完善“健康工程”指标体系与工作方案,为群众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健康指导与服务。要坚持统筹兼顾,对在“健康工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如经费投入不足、惠民政策受益范围不够广泛、公共体育设施与人才队伍缺乏、健康产业的培育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推进“健康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