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审议发言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执 笔 杜忠文
2010年1月20日至26日,重庆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高级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了计划、财政和移民报告。会议期间,大会秘书处简报组共编发代表团简报86期。为反映代表在会议期间审议各项报告的情况,我们以简报为样本,从代表审议发言的人数和代表所提建议意见两个方面,对审议发言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一、审议发言的基本情况
(一)统计内容及方法
为综合反映代表审议发言的人数情况,主要对四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即:审议发言总体情况、各代表团审议发言情况、对各项议题审议发言情况、各代表团对各项议题的审议发言情况。统计中,主要按以下口径进行了统计。一是只统计了代表的发言人数而非人次,如同一人针对几个议题发言,则只记一次发言人数。二是在统计代表审议发言总体情况时,按代表身份进行了分类,即市级领导、市管干部、区县管干部、企业管理者、普通代表、驻渝部队代表等六个类别。本次会议,共有市人大代表866名,其中市级领导29名、市管干部302名、区县管干部168名、企业管理者194名、普通代表157名、驻渝部队代表16名。三是鉴于代表团编发简报情况不一样,其中有4个代表团只编发了一期简报,有15个代表团没有编发审议人大和“两院”报告的简报,所以本文的统计有一定局限性,分析仅供参考。
(二)代表发言情况
1.审议发言总体情况(见表一)
会议期间,对7个工作报告,共有565名代表作了审议发言,占代表总数的65.24%。其中,市级领导25名,占该类代表比例(以下简称“占比”)86.20%;市管干部241名,占比79.80%;区县管干部108名,占比64.29%;企业管理者87名,占比44.85%;普通代表90名,占比57.32%;驻渝部队代表14名,占比87.50%。发言总人数占比与2009年比较(以下简称“同比”)上升了2.07个百分点。
表一:代表审议发言总体情况表(单位:人)
代表类型 |
市级 领导 |
市管 干部 |
区县 管干部 |
企业 管理者 |
普通 代表 |
驻渝 部队 |
总数 |
总人数 |
29 |
302 |
168 |
194 |
157 |
16 |
866 |
发言人数 |
25 |
241 |
108 |
87 |
90 |
14 |
565 |
发言数类型占比 |
86.20% |
79.80% |
64.29% |
44.85% |
57.32% |
87.50% |
65.24% |
2009年发言占比 |
86.67% |
74.11% |
60.65% |
50.73% |
50.63% |
75% |
63.17% |
同比升降情况 |
—0.47 |
5.69 |
3.64 |
—5.88 |
6.69 |
12.5 |
2.07 |
2.各代表团审议发言情况(见表二)
各代表团代表的发言比例,有3个代表团达到100%,23个代表团达到70%以上,3个代表团不到30%。有15个代表团低于65.24%的发言比例平均数。
表二:各代表团代表发言情况表(单位:人)
序号 |
代表团 名称 |
代表数 |
发言人数 |
比例% |
序号 |
代表团 名称 |
代表数 |
发言人数 |
比例% |
1 |
万盛 |
12 |
12 |
100.00 |
22 |
巫溪 |
12 |
9 |
75.00 |
2 |
垫江 |
19 |
19 |
100.00 |
23 |
江津 |
39 |
29 |
74.36 |
3 |
巫山 |
13 |
13 |
100.00 |
24 |
涪陵 |
30 |
20 |
66.67 |
4 |
梁平 |
19 |
18 |
94.74 |
25 |
荣昌 |
21 |
14 |
66.67 |
5 |
丰都 |
17 |
16 |
94.12 |
26 |
开县 |
27 |
18 |
66.67 |
6 |
武隆 |
11 |
10 |
90.91 |
27 |
长寿 |
23 |
14 |
60.87 |
7 |
双桥 |
10 |
9 |
90.00 |
28 |
酉阳 |
17 |
10 |
58.82 |
8 |
城口 |
10 |
9 |
90.00 |
29 |
南岸 |
27 |
15 |
55.56 |
9 |
忠县 |
20 |
18 |
90.00 |
30 |
大足 |
20 |
11 |
55.00 |
10 |
部队 |
16 |
14 |
87.50 |
31 |
九龙坡 |
35 |
19 |
54.29 |
11 |
南川 |
14 |
12 |
85.71 |
32 |
北碚 |
21 |
11 |
52.38 |
12 |
秀山 |
14 |
12 |
85.71 |
33 |
沙坪坝 |
33 |
17 |
51.52 |
13 |
石柱 |
13 |
11 |
84.62 |
34 |
江北 |
29 |
14 |
48.28 |
14 |
潼南 |
19 |
16 |
84.21 |
35 |
万州 |
42 |
20 |
47.62 |
15 |
綦江 |
23 |
19 |
82.61 |
36 |
渝中 |
38 |
15 |
39.47 |
16 |
永川 |
26 |
21 |
80.77 |
37 |
彭水 |
13 |
5 |
38.46 |
17 |
黔江 |
14 |
11 |
78.57 |
38 |
合川 |
29 |
9 |
31.03 |
18 |
巴南 |
22 |
17 |
77.27 |
39 |
铜梁 |
17 |
5 |
29.41 |
19 |
大渡口 |
13 |
10 |
76.92 |
40 |
奉节 |
20 |
5 |
25.00 |
20 |
渝北 |
26 |
20 |
76.92 |
41 |
云阳 |
25 |
5 |
20.00 |
21 |
璧山 |
17 |
13 |
76.47 |
总计 |
866 |
565 |
65.24 |
3.对各项议题审议发言情况(见表三)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有487名代表发言,占代表总数的56.24%,同比上升了11.42个百分点;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有200名代表发言,占代表总数的23.09%,同比下降了4.56个百分点;审议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有84名代表发言,占代表总数的9.70%,同比上升了0.64个百分点;审议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有83名代表发言,占代表总数的9.58%,同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审议计划、财政、移民报告时,分别有17名、29名、27名代表发言,分别占代表总数的1.96%、3.35%、3.12%。
表三:对七项工作报告代表审议发言情况表(单位:人)
报告名称 |
政府 |
人大 常委会 |
法院 |
检察院 |
计划 |
财政 |
移民 |
总人数 |
866 |
866 |
866 |
866 |
866 |
866 |
866 |
发言人数 |
487 |
200 |
84 |
83 |
17 |
29 |
27 |
发言人数占比 |
56.24% |
23.09% |
9.70% |
9.58% |
1.96% |
3.35% |
3.12% |
2009年发言占比 |
44.82% |
27.65% |
9.06% |
8.58% |
3.22% |
3.46% |
0.24% |
同比升降情况 |
11.42 |
—4.56 |
0.64 |
1.00 |
—1.26 |
—0.11 |
2.88 |
4.各代表团对各项议题的审议发言情况(见表四)
各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全部作了审议发言,有9个代表团对计划、财政、移民报告作了审议发言,有26个代表团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作了审议发言,有13个代表团对“两院”工作报告作了审议发言。
表四:各代表团对各项议题的审议发言情况表(单位:人)
序号 |
区县 |
政府 |
计划 |
财政 |
移民 |
人大 |
法院 |
检院 |
序号 |
区县 |
政府 |
计划 |
财政 |
移民 |
人大 |
法院 |
检院 |
1 |
万州 |
12 |
|
|
|
15 |
|
|
22 |
铜梁 |
5 |
|
|
|
|
|
|
2 |
黔江 |
6 |
|
|
|
8 |
2 |
2 |
23 |
大足 |
10 |
2 |
2 |
|
|
|
|
3 |
涪陵 |
20 |
|
|
|
|
|
|
24 |
荣昌 |
14 |
|
|
|
5 |
4 |
4 |
4 |
渝中 |
15 |
|
|
|
|
|
|
25 |
璧山 |
6 |
|
|
|
4 |
13 |
13 |
5 |
大渡口 |
10 |
|
|
|
4 |
5 |
5 |
26 |
梁平 |
18 |
|
3 |
2 |
7 |
6 |
6 |
6 |
江北 |
7 |
|
|
|
8 |
7 |
7 |
27 |
城口 |
9 |
|
|
|
|
|
|
7 |
沙坪坝 |
14 |
|
|
|
8 |
|
|
28 |
丰都 |
15 |
3 |
2 |
8 |
7 |
13 |
11 |
8 |
九龙坡 |
19 |
4 |
3 |
|
|
|
|
29 |
垫江 |
19 |
|
|
|
14 |
|
|
9 |
南岸 |
14 |
|
|
|
7 |
|
|
30 |
武隆 |
10 |
|
|
|
|
|
|
10 |
北碚 |
7 |
|
|
|
8 |
1 |
1 |
31 |
忠县 |
16 |
|
|
|
10 |
4 |
2 |
11 |
万盛 |
12 |
|
|
|
|
|
|
32 |
开县 |
18 |
|
|
|
|
|
|
12 |
渝北 |
13 |
|
|
|
12 |
|
|
33 |
云阳 |
4 |
|
|
|
5 |
|
|
13 |
巴南 |
13 |
|
|
|
7 |
9 |
9 |
34 |
奉节 |
5 |
|
|
|
|
|
|
14 |
长寿 |
12 |
2 |
2 |
2 |
|
|
|
35 |
巫山 |
13 |
2 |
10 |
11 |
|
|
|
15 |
江津 |
23 |
1 |
6 |
2 |
7 |
10 |
10 |
36 |
巫溪 |
9 |
|
|
|
6 |
|
|
16 |
合川 |
9 |
|
|
|
|
|
|
37 |
石柱 |
11 |
2 |
1 |
2 |
5 |
|
|
17 |
永川 |
15 |
|
|
|
5 |
10 |
9 |
38 |
秀山 |
11 |
|
|
|
9 |
|
|
18 |
南川 |
10 |
|
|
|
12 |
|
|
39 |
酉阳 |
7 |
|
|
|
5 |
|
|
19 |
双桥 |
9 |
1 |
|
|
|
|
|
40 |
彭水 |
4 |
|
|
|
2 |
4 |
4 |
20 |
綦江 |
14 |
|
|
|
10 |
|
|
41 |
部队 |
13 |
|
|
|
10 |
|
|
21 |
潼南 |
16 |
|
|
|
|
|
|
合计 |
487 |
17 |
29 |
27 |
200 |
84 |
83 |
二、代表在审议发言中集中关注的几个问题
从简报反映的情况看,代表们在对报告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
(一)政府工作
1.关于区域发展(31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统筹研究各区县发展定位,推动主城与区县互动发展、错位发展、组团发展、特色发展。一是“一圈”。统筹绕城内环和外环的功能布局,加快外环组团的规划和建设。尽快明确“两江新区”建设整体规划。打造重庆主城第三增长极,将分属南岸、巴南的“环樵坪经济区”设成“江南新区”或“南部新区”。将江北嘴CBD建设作为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主要抓手。将长(寿)涪(陵)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工业园区。明确加快六个卫星城市的扶持政策。 二是“两翼”。“两翼”发展要有规划和具体扶持政策。在“两翼”布局一些大的学校、医院及文化设施,加大“两翼”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对渝东北尤其是三峡库区的扶持力度,在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园区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向库区倾斜,破解库区产业空虚问题。向国家争取在库区设立低碳经济特区。要重点扶持渝东南发展,抓好渝东南产业布局。重点支持渝东南发展沼气能源,协调解决天然气供应短缺问题。恢复渝东南自治县人民银行。专题研究规划渝南片区等“圈翼”结合部的发展。
2.关于“五个重庆”建设(19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宜居重庆:加快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建设、危旧房改造。综合整治管网下地的问题。规范主城房屋立面整治的门楣店招、户外广告。建设抗战遗址博物馆。多用巴渝文化浮雕装饰城市。多设“24小时便民店”。 畅通重庆:尽快把重庆建成西部交通枢纽。统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主城交通一体化。涉及到大的交通枢纽和节点,应有配套资金缓解区县资金压力。在“二环时代”重视解决西部新城的交通组织。加快机场高速改扩建步伐。 森林重庆:植树造林要向背街小巷延伸。不要千篇一律栽植名贵树种,树种选择体现季节更替。注重森林重庆建设后期管理。 健康重庆:加大公共运动场地建设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加大公益体育设施投入,鼓励多种形式投资体育事业发展。支持渝东南建设塑胶运动场地,减轻县资金配套压力。对于 平安重庆建设代表们没有提出实质性意见。
3.关于统筹城乡改革和“ 三农”工作(18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使用集约化程度。保持征地赔偿标准相对稳定,原则上四年进行一次微调。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加强土地储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关政策,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加大对统筹城乡示范县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扶持区县的政策和义务。在财政支出、转移支付方面更加关注贫困县。科学规划农村建设,农民不能草率向大城市集中。鼓励“建材下乡”。保护和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加大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整合惠农政策,改变扶持措施多而散、力度小等问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像抓“两江新区”那样抓扶贫。
4.关于社会民生问题(17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学习广州对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由人大决定的经验。加强行政性指导,解决房价过高问题。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城乡孤寡老人、孤残儿童按人均每月600元标准实施救助。解决村社干部待遇低和退下来村干部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好国企“双解”困难人员养老保险问题。不断缩小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差距。增加大学生、农民工、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大力推进西部教育高地建设。出台政策促成教学科研与新兴产业接轨。编制对高校资金投入规划。加大民办职业教育投入力度。要改革整治高中“联招”、“创重”和中小学“恶补”。加大公立医院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力度,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和医务人员待遇,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大学生到乡镇医院服务。在实现合作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同时,提高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5.关于产业发展(16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统筹配置保障全市发展所需的煤、电、气、油等资源。支持能源集团做大做强。对煤炭企业的政策要根据地方实际区别对待。要力争将贵州桐梓县建成重庆能源补给基地。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将重庆打造为西部消费之都。要大力支持自主研发,促进高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统筹和指导,避免无序竞争。政府要建立担保融资平台。在区县设置金融机构分部。支持万盛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
6.关于政府自身建设(6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建立政府采购监督机制。解决有的部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问题。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服务意识、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亟待加强。切实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市、区财权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建立市、区共担的财政保障体制。注意防范基层政府债务风险。杜绝“土地财政”引发的短期行为。尽快出台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二)人大工作
1.关于立法工作(16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发挥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主导作用,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建立人大立法专家库,法规由部门起草改为专家小组起草,或者委托第三方起草,多听取区县人大意见,多征求法规涉及相关群体的意见。加强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的调研论证。加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立法。调研三峡库区的法制问题。加强对民族地区立法工作的指导,支持出台地方性法规。对直辖以来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检查和评估。增强地方性法规的适用性。加大法规宣传力度。建议制定重庆市保障地方税收条例、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工作条例、柑橘管理条例、游艇管理条例,修订预算监督条例、乡镇人大工作条例、招标条例,通过立法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
2.关于监督工作(15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加强对发展和民生问题的监督,对突出问题要进行解剖,扭住不放,增强监督实效。加大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政府各部门要将完成年度任务情况列表说明。要将“五个重庆”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纳入监督内容,必要时作出决议决定。加强对“三农”资金投入、公共租赁房建设、市属国有资产、文化市场、“打黑除恶”、森林工程建设、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药品广告、学生手机上网等工作,以及选举和任命干部的监督。
对地方性法规在司法系统的执行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情况、民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实施情况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新型社区建设进行视察。对我市产业布局、用地规划、东部新城、农村居民点建设、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工生存状况等课题进行调研。关注区县政府性债务、职业教育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督促市政府尽快建立行政服务大厅。
健全对司法干警及律师的监督机制。对司法部门重要岗位人员的财产申报和公示。督促“两院”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开展律师行业专项视察。建立信访联动工作机制,对一些信访终结的缠访人要使其息诉罢访。
3.关于代表工作(13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制定操作性强的代表建议办理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公示制度。组织在渝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代表履职培训要注意针对性。要定期向代表通报情况。市级部门要改进向代表征求意见的方式,注重实效。各区县要建代表活动中心。安排更多的代表参加专业小组活动。专项审议应邀请相关行业代表参加。公开代表工作单位和办公电话。对代表到选区或选举单位联系群众进行量化考核。扩大市、区县代表的联动范围。组织开展“代表行动”要与其他工作相衔接,尽快建立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设立“金点子”奖。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时,加强资格审查,把好“入口关”。
4.其他工作(12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围绕“五个重庆”、“两江新区”、“保税港区”建设等重大事项做出决议决定。对履行重大事项决定权要进行探索创新。协助市委抓好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督促检查和贯彻落实。加强对区县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设立专门联系区县人大的机构,扩大对区县人大的考核面,对区县人大对外交流工作牵好头。总结推广南川区水江镇人大“季会制”的经验。将“两会”开幕的时间选在周末,避免对市民出行带来影响。
(三)“两院”工作
1.对“两院”工作的建议意见(11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发展、和谐司法的理念。建立健全预防犯罪的体制机制。加强未成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加大对食品安全、网络犯罪、非法销售发票的打击力度。继续坚持“三个一律”、“八字铁律”、公开审判等经验和作法。建立“打黑除恶”长效机制。开展异地办案、异地起诉、异地审判,取消以钱代罚。健全回访制度。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对典型案件要在媒体上加强宣传。
抓好业务学习,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群众放心的司法队伍。既要从严治警,又要倍加关心、爱护干警身心健康。加强自律机制建设,防止犯罪分子腐蚀。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切实保护好干部。从人员编制及经费上给予“两院”支持。加强优秀法官、检察官先进事迹的宣传表彰力度。
2.对市高法院工作的建议意见(8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对涉及民生的案件,要快审、快执。改判案件多征求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慎用“冻结”手段。对死刑判决要慎之又慎。在“打黑除恶”中,要保持其他工作正常开展。加强对申诉案件的听证、审查工作。加大依法处理积案的力度。切实保护好弱势群体利益。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尽快研究出台处理医疗纠纷的具体办法。法院庭审向更多的代表、老百姓和社会单位开放。审理不同案件要邀请专家旁听。审理邻里纠纷案件要请社区或街道相关人员旁听。学习马锡武经验,改变法官“坐堂式”审判。重视执行资源浪费问题,千方百计解决执行难问题。
培养一批审理专业类案件的精英法官。加大对长期从事审判工作同志的交流力度。法院建立法官单方退出机制的办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司法腐败问题,建议出台其他办法措施。加强人民陪审员培训,调动人民陪审员履职积极性。
3.对市检察院工作的建议意见(4个代表团提出建议)
在政府部门中开设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强化职务犯罪预防和警示教育,探索建立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公开检察长信箱。市检察院聘请人民监督员要涵盖所有区县的市人大代表。
三、审议发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根据简报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审议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代表审议发言的比例不高,表一统计数据显示,代表发言人数占代表总数65.24%,不到代表总数的三分之二。二是代表审议发言与身份职级相关,表一统计数据显示,市级领导、市管领导、区县管领导和普通代表的发言占比分别为86.20%、79.80%、64.29%、57.32%,说明随着身份职级的提高,代表发言比例就越高。三是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组织工作不平衡,表二统计数据显示,代表团之间的代表发言比例存在明显差距,说明代表团审议报告的组织工作不平衡。四是代表对报告审议畸轻畸重,表三、表四统计数据显示,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发言比例较高,达到了56.24%,审议其他报告时,发言比例明显降低。五是代表表态性发言多,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审议意见少,尤其是有的区县领导干部,只作了政治性表态发言。六是少数代表提建议时,习惯为本地区争取资金和项目,或是要求解决具体问题,从全市大局考虑问题不够。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有的代表履职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审议报告是履职的重要形式,因而积极性不高、发言不踊跃。二是有的代表团负责人对组织代表审议发言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调动本团代表审议发言的积极性。三是少数代表缺乏履职的专业知识,对“两院”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等涉及的专业知识不熟悉,发不起言。四是有的代表团工作人员较少,身兼多职,编发简报较少,致使审议发言情况未能在简报中完全反映出来。
代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对大会报告进行审议,是代表履行职责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增强代表审议报告的能力,调动代表审议发言的积极性,提高审议质量,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参与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必然要求。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一)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意识和审议报告的能力。要通过集中培训、代表联系组培训和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增强代表履职的责任意识,积极发言,提出建议意见;提高代表审议报告的能力,让代表掌握审议报告的方式方法,对专业性强的报告,注意补充代表的专业知识,使多数代表能看懂报告,发得起言。
(二)改进人代会的会务组织工作,为代表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要提高报告审议质量,应从四个方面改进会务组织工作。一是会前应组织代表对有关工作进行视察或调研,使代表了解掌握相关工作情况,为审议报告作准备。二是审议专业性强的报告时,每个代表团要确定1至2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代表,对报告进行简要解读。三是加强代表团团长的责任,督促团长严格按照会议日程安排,对各项议题始终如一的组织好审议,并注意调动代表审议发言的积极性。四是各代表团在会前要对报告的审议进行一次以会代训,明确要求忌讲空话、套话,要站在全局多提有深度有见地的建议意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提高审议质量上。
(三)加强和改进简报工作,客观、全面、真实、及时地反映代表的审议意见。要综合发挥《简报》、《快报》、《情况反映》的作用,一般的审议发言用《简报》编发;涉及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且与全市发展大局相关的问题,可用《快报》向大会主席团反映;涉及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情况反映》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在工作人员较少的代表团适当增加简报工作人员,并督促其按规定期数完成简报任务,全面反映审议发言情况。
(四)认真研究处理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充分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代表们在审议各项报告时,提出了大量的建议意见。这些建议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其中有不少建议意见质量较高。如果这些建议意见得到贯彻落实,代表们审议发言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这些建议意见如果不能落实,代表就会失去审议的热情。因此,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各相关部门要逐项逐条认真研究处理,并将研究处理结果向人大代表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