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陈光国在酉阳、彭水考察调研"万元增收"计划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在酉阳、彭水考察调研侧记

廖灿勇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4月16日 13:02

 

  ——

陈光国主任(左三)在酉阳工业园区调研时,与一服装企业工人亲切交谈。

  武陵山麓,乌江两岸,酉水河畔,到处草长莺飞,霏霏春雨普降大地,催生着新的勃勃生机。

  在目前全市正在深入推进开展“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之际,4月12日至15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率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赴渝东南武陵山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分别就开展贯彻落实“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人大工作等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并出席了赵世炎烈士纪念馆修复开馆仪式。

  在为期4天的考察调研期间,陈光国一行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进园区企业、养殖基地,到社区乡镇、田埂地头,入苗圃林场、农家院坝,看生产、问效益、话发展、察民情、切民生,寄语两县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扎实深入推进开展好“代表行动”、“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希望大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努力实现“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深入人心,是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惠民工程,人心所向,大家拥护,积极性高

  为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去冬今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开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目前,各区县在此贯彻落实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人民群众从中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其中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陈光国一行对此十分关注。

  “各位老乡,我们是市人大常委会的,我叫陈光国,今天来主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搞‘万元增收’的。”在酉阳龙潭镇王家大院召开的农民院坝会上,陈光国一边自我介绍,一边与来自各村社的农民兄弟相互敬烟互致问候。

  “我先来说说。”龙潭镇川祖村三组村民庞友江首先与陈光国一行摆起了龙门阵。他说:“我家5口人,有11亩田地,其中有5亩多退耕还林地,之前主要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开展‘万元增收’工程后,在政策扶持下,今年我一方面继续用一部分田地种植粮食作物,另一方面用一部分田地种植一些大棚蔬菜,同时喂了4头猪,养了20多头山羊。”

  “那能增加多少收入?”陈光国侧耳问到。“在现有基础上一年可增加4000元左右,加上农闲时的一些打工收入,三年增加1万3没得问题。”庞友江笑着满怀信心地回答说。陈光国又问:“如果没有政策,你们干不干?”“那怎么不干,这对我们农民来说是个大好事啥。”庞友江大着嗓门坚定地表示。

  “哈 哈 哈……”欢快的笑声再次回荡在院坝上空。

  接着,石胜跃、黄玉平等6位村民也相继与陈光国一行拉起家常。记者注意到,由于调研组一行关注真切、问得仔细,农民交流踊跃、满怀希望,原本计划中午12点钟结束的院坝座谈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大家全然忘记时针已悄悄指向了下午1点20分。

  这种关注,也同样表现在彭水的考察调研当中。在该县靛水乡桂花村召开的农民院坝会上,陈光国板着指拇与村民徐佐兰、唐万英、晏忠和等算起了如何“万元增收”的帐,从去年家里种了几亩地养了几头猪,再从今年将增加哪些产业项目到三年怎样才能实现万元增收计划,算得十分仔细而在行。

  座谈交流中,陈光国说,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万元增收”工程现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是一项惠民工程,党心、民心一致,人心所向,大家拥护,积极性高。目前,大家都在积极思考、研究“万元增收”工作,希望大家按照规划部署和计划,实实在在地工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并发挥好示范作用。

  把“代表行动”落实好、坚持好,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充分发挥代表的整体作用

  “五个重庆”建设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相当长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大局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平台,也是全市各级党委、国家机关及各部门的主要任务。为更好地发挥全市六万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在“五个重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年,市人大组织开展了“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的主题活动,重点抓好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参与贡献四大行动。

  自全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目前,“代表行动”在全市各区县贯彻落实情况怎样?开展情况如何?如何结合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和代表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充分发挥好全市各级人大的作用?这些都是陈光国一行本次考察调研的重点之一。

  自全市“代表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彭水县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相继制定方案和实施细则,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了调研、视察、植树造林、捐款捐物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该县“代表行动”主题活动高潮,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各项工作和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之中,陈光国一行对此表示满意。

  陈光国说,“代表行动”是党委交给人大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将其落实好、坚持好,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在下一阶段,要围绕党的工作中心,服务发展大局,且关注民生,深化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整体作用,把“代表行动”打造成我市代表工作的一个品牌,成为全市人民满意的一项活动。

  建设好“人大代表之家”,充分发挥好“家”的作用,使之成为代表依法积极履职新平台,是陈光国一行本次考察调研的另一项内容。

  该县保家镇人大结合当地实际和“代表行动”,其中就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向当地村小学生开展了“放心午餐”活动。在镇“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室,陈光国同该镇人大主席曾庆福进行了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相关工作情况。他说,代表来自于人民,就要关注民生,“放心午餐”活动抓得很好,就是最好的关注民生,也是助推“健康重庆”建设实打实的生动实践,意义深远重大,希望抓好、抓实,坚持下去,全面推广。

  陈光国还十分惦记目前农村中小学校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在彭水第一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整洁舒适的学生宿舍,干净卫生、菜丰价廉的学生食堂,处处折射出学生们的幸福健康生活。陈光国叮嘱该校领导,要进一步关心学生的生活,注意饮食卫生,让他们吃好、住好、学习好、锻炼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万元增收”工程要防止虚报浮夸;“代表行动”要结合人大履职实际;代表活动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有创新

  考察调研期间,陈光国一行还分别听取了两县开展“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人大工作情况汇报,充分肯定了两县近两三年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城市变化不小,风景这边独好;经济发展上台阶,一支红杏出墙来;干群齐心争发展,精神面貌大改观。”陈光国用6句40个字概括了时隔三年后酉阳给他的“印象”。他说,如在发展工业经济上,“无中生有”建起了工业园区,企业蓬勃发展,并为该县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市第二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充分证明只要一心一意谋发展、真心实意为民生,想干事、会干事,就能干成事。

  彭水县城地处乌江、郁江交汇处,县城防洪任务艰巨,该县结合城市改造和“两江六岸”交通、绿化规划,启动了县城防护工程建设。陈光国认为,这是该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防护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县城的防洪能力,还将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市政人文景观,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他希望彭水县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发展思路,推动发展提速。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工作,也是人大履职工作的着力点。陈光国希望大家同心协力,创新思维,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加大扶持,加强科技信息指导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陈光国语重心长地说,目前还有部分农村不通水电路,劳动力匮乏等,如何实现均衡发展;部分困难家庭没有初期投入资本的,如何帮扶;龙头企业如何帮助散户应对市场、自然风险,确保农户增收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充分研究,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

  “新中国成立6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才达到3000多元,现在我们要在3年内,让农民增收万元,没有实实在在的措施,没有实打实的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精神,是很难实现的。”陈光国告诫当地干部,工作中要求真务实,不能盲目攀比,也不要层层加码,更不能“放卫星”,防止虚报浮夸,“困难要看透,力量要使够;既要‘胆子’经济,又要‘智慧’经济”。

  关于人大工作,陈光国指出,“人大代表之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需要,是密切代表与人们群众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进一步宣传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有效阵地,也是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和大局工作的现实载体,要尽心尽责建好、用好、管理好这个“家”,使其真正成为开展好代表活动、服务发展的新平台。

  陈光国寄语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代表行动”要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人大履职实际,做到思考一项、成熟一项、抓好一项,这样才有动力和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各级人大特别是乡镇人大和代表的作用,使代表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有创新,努力为“五个重庆”建设和农民增收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