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人大代表考察团赴宁蒙陕三省区学习考察纪行(感想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了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市人大代表考察团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振强的带领下,从5月14日开始,利用12天时间,赴陕西延安、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包头,宁夏银川、吴忠等三省区7市,学习考察了上述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也向他们宣传推介了庆阳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及发展概况,相互之间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
这次学习考察的地方都处在鄂尔多斯盆地,都是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富集的资源型城市,其中3个市是革命老区,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优势、文化底蕴等方面与我市都有相同和相似之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我市相当。近几年来,他们依托地域资源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各项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大家的思想受到极大震撼。通过学习考察,既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和不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又看到了我们的资源优势、后续优势和发展前景,增强了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既学到了周边地区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教育,又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方法措施,实现了认识上的升华。
在考察中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切实感受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发挥后续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大家认为,一是从发展速度上看,7个市的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GDP增速最快的达到47%。二是从经济总量上看,7个市的经济总量都相当大,有的甚至是当年翻番,三年翻两番。三是从质量效益上看,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四是从增长潜力上看,7个市的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数量非常多。五是从发展方向上看,他们经济发展的开放度非常高,不但“引进来”的力度很大,而且“走出去”发展的力度也非常大。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上,改变了发达地区过去“先污染后治理”、“拼资源换增长”的传统做法,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经济,充分发挥了后续优势。
在比较中找到了差距,触动了思想,增加了压力,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大家认为,一是差在胆识气魄上。他们敢于想大事、干大事,敢闯敢干。我们不敢想的,他们已付诸实践,闯出了新路,干出了成绩。二是差在发展理念上。我们搞市场经济20多年,但“市场”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三是差在体制机制上。他们围绕怎样才能促进发展、怎样能把事情干好,敢于打破旧的体制,创造新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放开”、“放活”。而我们一些行业、部门则是围绕怎样能“管住”、“管死”来制定条条框框,在贯彻落实政策上,该“硬”的地方太“软”,该“软”的地方却太“硬”,一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比较突出。四是差在发展环境上。他们把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营造环境上,自主经济成长很快,而我们转型比较慢,发展环境和人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差。大家通过互相比较找差距,感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增强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通过考察,大家在思考中深化了认识,坚定了信心。一是深化了对市情的再认识。我们和周边地区相比有明显劣势,也有他们不具备的优势。二是深化了对工作现状的再认识。我们和周边地区的差距主要不是在客观上,而是在主观上,不是在条件上,而是在工作上。三是深化了对发展思路的再认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思路,符合我市实际,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抓下去,就一定能够加速发展,迎头赶上,缩小差距,庆阳的发展就大有希望。(陇东报记者 杨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