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甘肃 > 新闻报道

与人大代表面对面——平凉市人大代表行权履职工作纪实

惠程华

来源: 甘肃日报   浏览字号: 2011年11月15日 15:19

  近日,记者与庄浪县、崇信县和崆峒区的部分人大代表面对面交谈,了解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之余,认真履职,担当起了替群众说话的责任。

  牢记使命自觉履行义务

  庄浪县是我省东部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农民吃水难,行路难,群众呼声十分强烈。当记者和县人大代表、县农牧局局长贾永宏面对面谈起吃水话题时,他的脸上挂满了喜悦。贾永宏说,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们对上一届政府最满意的事就是全面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今年,全县有17万农村人口一次性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90%的农村群众吃水不再难。目前,全县建起了15个养牛小区,养牛达到了3万多头,一些养牛小区还安装了自动饮水机,牛嘴只要碰在水龙头上,水就会自动流进嘴里面。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我和几名代表又联合提出了沼气进产业的建议,用沼气产生的有机肥喷洒蔬菜,提高产量和质量,做大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从1998年到2002年,崇信县共拖欠教师部分工资300多万元。2002年以后,教师工资统一由县财政发放,实现了教师工资按月全额发放,但是由于县财政困难,以前拖欠的部分工资一直没有兑现。崇信县教育局局长于炳林,是崇信县连续三届的人大代表,他在人代会上与其他几名老师一道向县政府提出了解决拖欠全县教师工资问题的议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这项议案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多渠道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在去年如数兑现了这一部分工资。于炳林告诉记者,在今年召开的人代会上,他和其他几名代表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育布局的建议。

  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大代表、崆峒区白庙乡农民毕红珍开办了农享网,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把平凉“金果”通过网络卖到了全国各地。

  说起这事儿,毕红珍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这几年,她每一次参加全国人代会都要带上几份建议,提出的道路、农村基础设施等问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并且及时办理。现在农村的条件好了,县乡道路铺上了柏油。公路通了,可是农民的信息渠道还不畅通,所以,她就利用互联网打通农民的信息通道,让农民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眼下这个网站已经有9万多用户登录。同时,她还利用网络倾听群众的呼声,并利用劳动闲余时间,到乡亲们中间去了解情况,已经开始整理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劣质、过期小食品流入农村市场等问题的建议。

  庄浪县人大代表、水洛镇徐碾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富在县和乡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北京金仕通制衣有限公司的分厂引进到村上,让27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徐国富说,今年,他被大伙选举为县人大代表,担子重了,责任也大了。在刚刚结束的县人代会上,他和几位农民代表提出了改善农村文化生活条件,关注留守妇女等建议,得到了大会的重视,人代会是农民代表发挥作用、畅所欲言的平台。

  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近年来,庄浪县、崇信县和崆峒区人大从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找准自身优势,结合县(区)委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工作。今年4月,庄浪县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情况进行调研,深入到40多个村社的田间地头,走访了360多户农民,并邀请农业专家进行“集体会诊”,向县委提出了发展苹果产业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崇信县连续4年对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办理情况进行调研视察,提出了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审议意见,让惠民实事落到了实处。崆峒区通过建立代表之家、设立代表活动室,做到了人大代表活动有场所、有制度,定时定点开展活动,使“代表之家”成为代表学习的重要基地、联系选民的重要渠道、履行职责的重要场所。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对“三农”工作、民生工作、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等方面的监督,在促进平凉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有新作为。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和跟踪监督,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森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市的人大代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通过拓宽代表依法履职途径、畅通代表建言献策渠道、保障代表履职制度健全、丰富代表活动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实效。(记者 惠程华)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