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陕西 > 新闻报道

渭南:薛东江就做好2012年农业法执法检查工作接受媒体专访

来源: 渭南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9月03日 09:54

8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薛东江就做好2012年《农业法》执法检查工作接受了渭南日报社、渭南电视台、渭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专访。

  访谈内容如下:

  问:最近市人大常委会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业法》执法检查,请问其意义有哪些?
  答:市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三农”工作,近年来先后十多次对《农业法》规定的有关重点工作进行视察和检查,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的《农业法》执法检查,既是当前我市“三农”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延伸今年全国人大和省人大检查《农业法》贯彻实施情况的工作要求。
  首先,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有效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都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组织执法检查的法律职责。依法办事是人大工作的准绳,《农业法》是我国的基本法,本次《农业法》执法检查既是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履行法定职责的体现。
  其次,开展执法检查是加强和改进部门工作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贯彻实施《农业法》,在依法加强“三农”工作、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在《农业法》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与支持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全面贯彻实施《农业法》、促进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更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执法检查,进一步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找出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履职为民。
  第三,开展执法检查是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要手段。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三农”工作关系全市发展的全局。通过检查进一步推进《农业法》的有效实施,切实改善我市的农业生产状况,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通过检查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上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陕西东大门上来,巩固和发展已经形成的良好势头,助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问:这次《农业法》执法检查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这次执法检查要在全面了解各地在贯彻实施《农业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投入与扶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等方面的重点进行检查。
  一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施《农业法》、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总体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二是宣传《农业法》、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情况;
  三是配套制度建设情况;
  四是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监管体制改革和农业执法工作情况;
  五是农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六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农业生产制度的完善情况;
  七是社会各方面对贯彻《农业法》的意见和建议。
  问:这次执法检查将采取哪些方法和步骤进行?
  答:这次执法检查按照市县联动、自下而上,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与实地督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在总结以往执法检查经验的基础上,于近两年形成的一种新的检查形式,相较过去抽查式检查,这种新形式能够实现全覆盖、多层次,更具实效性。
  所谓市县联动就是市人大常委会和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8、9两个月内同时对市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农业法》的情况进行检查。所谓自下而上就是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及高新区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法》的实施情况于8月先行进行检查和自查,市人大常委会在此基础上于9月上旬分六个执法检查小组赴11个县(市、区)及高新区再进行检查。市上到各县市区的检查既要检查当地政府贯彻实施《农业法》的情况,还要听取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本县市区的检查情况。
  问:执法检查的结果如何运用?
  答:这次《农业法》执法检查形成的报告将提交10月下旬召开的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进行审议,由常委会进行充分讨论后,形成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办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两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办理结果。(卢莉)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