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陕西 > 新闻报道

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来源: 延安市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7月26日 13:25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延安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了石油煤炭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污染源整治,全市水环境质量变化较为明显。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初见成效,全市六大河流中,水质呈逐年好转的趋势,“十一五”期间几大河流地表水质较“十五”期间有所改善。
  会议指出,《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在贯彻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地表水系环境容量和污染排量矛盾日益突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水污染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尽管这几年我市开展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较为明显,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我市几条主要河流受石油废水、生活污水的影响,河流水质的石油类、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的有机型污染还未得到根本遏制,延安城区及各县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水源污染的双重压力。延河仍以Ⅳ类水质为主,秀延河等河流出现劣V类,境内河流监测点断面水质离三类水质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其他河流断面水质大多属于V类和劣V类,河流水质低劣在短时间难以改变。
  (二)石油煤炭污染治理亟待提高。各石油开采企业在污水回注、文明井场建设上还未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在废水回注等还存在管道腐蚀、破损等不安全污染隐患;文明井场建得不少,但功能不全,效果不理想;对钻采泥浆岩屑的处理重视不够,办法不多。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表塌陷、透水等地质灾害逐年增加,在治污、排污方面投入不足,矿区水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三)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配套不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网建设不同步,虽然近几年我市加大了管网建设力度,但管网不完善,履盖面不全,城市山体和周边有许多死角污水未得到及时收集处理。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运行经费落实不到位。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污水的日产生量已大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比如延安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为5万吨,但市区日产污水7万吨,有2万吨污水无法处理。
  (四)饮用水源保护地移民搬迁滞后,生产生活严重影响饮用水水质质量。我市王窑水库、中山川水库上游流域内至今仍然居住一批农户,居住分散,加之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农约、畜禽粪便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通过农田泾流造成对水体的有机污染。
  (五)环保能力建设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环保机构、队伍和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能力建设滞后,人员素质、设施装备不适应繁重工作需要。
  为了切实推进《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落实,实现我市水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结合这次调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水资源形势的再宣传、再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爱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具体行动中来。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水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要进一步增强社会统筹发展的意识,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要深入持久地强化水污染防治法和节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爱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氛围。
  (二)要不断提升石油煤炭污染治理工作水平。石油开采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废水回注的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以技术进步解决好废水回注对地下水污染的隐患。清洁文明井场建设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在完善功能,规范利用上下功夫。要对石油开采区地下水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清底子,吃透情况,解除群众忧虑。要不断加强泥浆油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切实加强石油管线的监督检查,严密防控输油管线破损引发的污染事故。对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煤炭企业,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明确治理责任,努力降低煤炭开采对水环境的破坏。
  (三)要建立对财政困难县污水处理的支持和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各县污水处理运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多县的污水处理运行靠政府投入,由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营,运行费用要财政负担或补贴,一些财政困难县无法保障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市政府要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各县由投资建设向规范运行转变,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把财政困难县的污水处理运转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以保证生活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四)加快饮用水源保护区移民搬迁,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市要组织力量,统筹规划,尽快启动王窑库区和中山川库区的移民搬迁,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移民搬迁的有利时机,将王窑库区的移民搬迁纳入市级规划。支持安塞县、子长县搬迁中山川库区居民。要加大工作力度,务求取得实效,彻底解决饮用水源保护区人为因素造成的有机污染。
  (五)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市县区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保能力建设。一是建立环保部门总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机制。二是推动基层水环境执法、监测和信息能力建设。要将中山川水库的监管与王窑水库并轨,实行联动监管。三是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要强化对水污染典型案件的查处,对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水污染问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大执法惩处力度。四是切实加强环保队伍的培训提高。要按照国家、省上的要求,努力提高环保执法监察和监测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造就一支觉悟高、素质强的环保队伍。
  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并在两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研究处理的进展情况。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