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人大常委会对《黄河引水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进行审议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黄河引水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市政府及水务部门高度重视黄河引水工程建设,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快项目审批进程,加大融资力度,做好工程前期各项工作,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开工和顺利进行。但黄河引水工程总体上还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报告审批滞后、土地征用困难、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技术队伍和交通工具有待加强等不足和困难。为此,建议:
一、增强忧患意识,破解发展难题。我市受自然环境的限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十分匮乏。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延安城区及北部周边县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沿线重点企业、新建工业园区因缺水不能正常生产运行,水安全问题已转化升级到水危机的程度。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市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强市战略,实现“一个突破,两个提升,三个翻番”目标,对水资源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延安水资源实际情况看,建设黄河引水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延安北部区域水资源短缺的唯一途径,也是产业转型希望之所在,更符合延安水资源综合规划。为此,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黄河引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黄河引水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项目审批。一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取水量调整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土地预审、地质勘测和初步设计等重新编制、审批进度。二是要解决好土地征用指标有限、土地征用价格与实际价格差距较大的问题,保证黄河引水工程建设用地。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工程前期工作。一是做好隧洞等工程的设计工作。二是科学设计取水管线,为后续工程建设打好基础。三是及早动手,做好后期新开工项目的征迁补偿等工作。四是采用多种形式,全力做好项目融资。
四、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实行工程项目承包制,细化工程项目,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二是科学合理安排工程建设工期和施工工期,使工程建设工期与任务量相协调,并要在保证工程进度同时,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和不安全事件。三是根据实际需要解决工程技术人员不足和交通工具紧张的问题,为黄河引水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处理,并在两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研究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