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的重托——安康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掠影
在前不久召开的安康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肩负人民的重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224件(含以议案转为建议办理的12件),一反以往届内人代会代表提交建议数逐年递减的 “惯例”,比上年增长了24.4%,不仅建议数量增幅较大,而且建议质量明显提高。
据初步统计,10个代表团在本次大会上提交建议的数量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以汉滨、石泉等代表团增长幅度较大,分别达到21.5%和80%,达到和超过了人代会上本团代表提交建议人均1件的标准。今年代表所提交建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则是紫阳、镇坪等团的 “官员代表”提交的建议面广量大。而张明俊、唐志宏、李康、陈泽栋、罗小平、惠博、李辉忠等代表个人提交建议的数量人均在4件以上。
今年代表建议数量和质量“一反常态”大幅增长和提高的原因,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了建议工作早动手、早部署,多措并举加强督办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二是2011年常委会先后分两期组织了177名代表进行了为期各3天的初任履职培训,常委会副主任吴德珠、吴应德、马涛和秘书长吴少华分别主持培训会,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给初任代表进行了一次集中“充电”。通过培训,代表们进一步明确了怎样写建议,什么内容的建议才是“精品”等代表业务知识,使代表履职能力有了新提高。三是加强了代表建议的重点跟踪督办。去年,常委会确定了10项13件建议,实行了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工委、建议内容、承办部门“四公开”的重点督办工作。四是强化了建议办理工作的视察和检查。去年5月常委会组织召开了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搭建承办部门交流平台,相互借鉴办理措施与经验,这一做法在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10年来尚属首次,推动了该项工作开展。随后,常委会副主任吴应德、马涛、马孝芳、胡凯庆、廖贤平分别带领视察组对承办重点督办建议的十多个市直部门和部分县区进行了视察。五是常委会注重宣传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好做法及办理成效,组织通讯员积极采写反映代表履职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面的稿件。去年仅人代工委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的人大新闻稿件就达40多篇,其中通讯《人民利益重如山——安康市2011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掠影》在民声报头版头条刊发,较好地调动和激发了承办单位办理工作及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六是常委会开展了优秀代表建议和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的评选和表彰。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的及时率、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同时也为今年人代会建议数量大幅增长与建议质量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建设是代表们本次会议关注的热点。杜少军、张莹、任红艳等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强安康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紫阳民歌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他们认为,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全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美好安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提出要通过制定目标、建立机制、明确责任,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特色资源,确保文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张明俊、陈泽栋、刘伍林等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搞好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陕南移民搬迁示范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议》,认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安康市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这项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建议政府要在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做好后续有关工作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工作,切实把实事办好。凌明学代表提交的建议中,表现出对公路和瀛湖干道控制建房,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美丽城市的愿望。
本次会议的许多建议都凝结着代表们的集体智慧。李康代表领衔、龙君、王化成、吴家治、田延国等代表附议提交的《关于加快老年公寓建设的建议》,是几位代表在本次人代会开幕前“闲聊”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经认真整理后,“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提交而成为了大会秘书处的“第一号”建议,表现出几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解决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空巢”老年人日益增多问题的高度关注。
更多的代表则将目光投向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小事”。罗小平代表提交的《关于将工伤保险纳入社会工伤保险统筹范围的建议》、史鹏代表提交的《关于引导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建议》、史洪安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安康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建议》、茹甫文代表提交的《关于提高环卫职工工资待遇,建立规范的劳动保障制度的建议》、马英代表提交的《关于解决安康主城区回民坟地征地经费的建议》等,无不表现出代表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拳拳爱民之心,以及渴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殷殷民生之情。
本次会议代表们提交的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虽然不多,仅占到建议总数的20%左右,但“少而精”,不乏精品之作。陈国盛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微小企业的建议》、李辉新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扶持富硒茶产业建设的建议》、刘列平代表提交的《关于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发展的建议》、张教志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王保代表提交的《关于深挖资源、劳务、区域三大优势,促进安康经济长远发展的建议》等,都从不同侧面为安康经济发展鼓与呼。
224件建议经过了代表们的深入调研而产生,凝结着代表们的辛勤工作,内容广泛,操作性强,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愿望,定将成为安康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的助推器,成为全面建设美好安康的加速器。(邹联华)
据初步统计,10个代表团在本次大会上提交建议的数量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尤其以汉滨、石泉等代表团增长幅度较大,分别达到21.5%和80%,达到和超过了人代会上本团代表提交建议人均1件的标准。今年代表所提交建议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则是紫阳、镇坪等团的 “官员代表”提交的建议面广量大。而张明俊、唐志宏、李康、陈泽栋、罗小平、惠博、李辉忠等代表个人提交建议的数量人均在4件以上。
今年代表建议数量和质量“一反常态”大幅增长和提高的原因,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做到了建议工作早动手、早部署,多措并举加强督办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二是2011年常委会先后分两期组织了177名代表进行了为期各3天的初任履职培训,常委会副主任吴德珠、吴应德、马涛和秘书长吴少华分别主持培训会,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给初任代表进行了一次集中“充电”。通过培训,代表们进一步明确了怎样写建议,什么内容的建议才是“精品”等代表业务知识,使代表履职能力有了新提高。三是加强了代表建议的重点跟踪督办。去年,常委会确定了10项13件建议,实行了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工委、建议内容、承办部门“四公开”的重点督办工作。四是强化了建议办理工作的视察和检查。去年5月常委会组织召开了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搭建承办部门交流平台,相互借鉴办理措施与经验,这一做法在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成立10年来尚属首次,推动了该项工作开展。随后,常委会副主任吴应德、马涛、马孝芳、胡凯庆、廖贤平分别带领视察组对承办重点督办建议的十多个市直部门和部分县区进行了视察。五是常委会注重宣传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好做法及办理成效,组织通讯员积极采写反映代表履职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面的稿件。去年仅人代工委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发表的人大新闻稿件就达40多篇,其中通讯《人民利益重如山——安康市2011年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掠影》在民声报头版头条刊发,较好地调动和激发了承办单位办理工作及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六是常委会开展了优秀代表建议和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的评选和表彰。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理的及时率、办结率和代表满意率,同时也为今年人代会建议数量大幅增长与建议质量提高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化建设是代表们本次会议关注的热点。杜少军、张莹、任红艳等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加强安康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强紫阳民歌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他们认为,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对于全市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美好安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提出要通过制定目标、建立机制、明确责任,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发展创新文化特色资源,确保文化建设快速持续发展。
张明俊、陈泽栋、刘伍林等代表分别提交了《关于搞好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配套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陕南移民搬迁示范小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议》,认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安康市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这项工作量大、面广,情况复杂,建议政府要在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做好后续有关工作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工作,切实把实事办好。凌明学代表提交的建议中,表现出对公路和瀛湖干道控制建房,节约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美丽城市的愿望。
本次会议的许多建议都凝结着代表们的集体智慧。李康代表领衔、龙君、王化成、吴家治、田延国等代表附议提交的《关于加快老年公寓建设的建议》,是几位代表在本次人代会开幕前“闲聊”碰撞出的思想“火花”,经认真整理后,“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提交而成为了大会秘书处的“第一号”建议,表现出几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解决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和“空巢”老年人日益增多问题的高度关注。
更多的代表则将目光投向了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小事”。罗小平代表提交的《关于将工伤保险纳入社会工伤保险统筹范围的建议》、史鹏代表提交的《关于引导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建议》、史洪安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安康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的建议》、茹甫文代表提交的《关于提高环卫职工工资待遇,建立规范的劳动保障制度的建议》、马英代表提交的《关于解决安康主城区回民坟地征地经费的建议》等,无不表现出代表们“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拳拳爱民之心,以及渴望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的殷殷民生之情。
本次会议代表们提交的有关经济发展方面的建议虽然不多,仅占到建议总数的20%左右,但“少而精”,不乏精品之作。陈国盛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快发展微小企业的建议》、李辉新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扶持富硒茶产业建设的建议》、刘列平代表提交的《关于大力发展魔芋产业发展的建议》、张教志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大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建议》、王保代表提交的《关于深挖资源、劳务、区域三大优势,促进安康经济长远发展的建议》等,都从不同侧面为安康经济发展鼓与呼。
224件建议经过了代表们的深入调研而产生,凝结着代表们的辛勤工作,内容广泛,操作性强,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愿望,定将成为安康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的助推器,成为全面建设美好安康的加速器。(邹联华)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