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国歌》声中隆重开幕。 本报记者 李军朝摄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裴育民主持会议。 本报记者 杨宇晗 摄
市长姜锋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李军朝 摄
咸阳日报讯(记者蒋增科)阳春三月,万物润泽。3月27日上午,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古城咸阳隆重开幕。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510多万咸阳人民的重托,同赴盛会、集聚一堂,共绘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咸阳的宏伟蓝图。
咸阳彩虹俱乐部内国徽高挂,花团锦簇,气氛庄重热烈。主席台正对面上方悬挂的“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富民强市,为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咸阳而努力奋斗!”的巨幅横标,格外醒目,令人振奋。一进入大厅,“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2个大字让人大代表的使命光荣神圣。
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千军昌、裴育民、卫华、吴养民、严宪文、刘国志、寇述政、曹兴魏、肖芳、贺国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上领导姜锋、李效民、赵润民、刘曙阳、惠进才、陈俊锋、杨勇、唐利如、赵宽兴、马俊民,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过正市级职务的老同志等在主席台就座。
西咸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沣西新城、空港新城、泾河新城管委会负责人应邀列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到代表425人,实到代表406人,符合法定人数。
9时整,主持开幕大会的本次大会执行主席裴育民宣布:咸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全体起立,会场唱响雄壮的国歌。
随后,市长姜锋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2011年工作回顾,2012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加强和创新政府管理、努力提高执政为民水平三个部分。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姜锋说,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妥善应对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着力克服多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势头,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报告指出,一年来,我市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产业支撑作用得到强化;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城乡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着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着力实施富民惠民工程,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服务效能不断提升。过去的一年,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荣获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称号,连续第六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再次获得全省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在全省地级市中唯一连续五年保持优秀名次。
报告提出,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及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工业主导、文化兴咸、生态优市、民生为先”四大战略,突出“四围绕、四加快”发展重点,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集中精力抓工业、集中优势上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力量惠民生,确保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报告明确提出,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加值均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
报告强调,围绕上述目标,要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一是坚持在稳定增长中推进结构调整。一方面立足当前,加强经济预警监测,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科学谋划,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二是坚持在发挥优势中挖掘增长潜力。突出区位、交通、资源、文化等优势,扬长避短,挖掘潜力,促使优势资源向特色产业聚集,经济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三是坚持在区域联动中打造发展亮点。树立开放合作理念,推动跨区域协作联动,统筹配置城乡生产要素,形成多极支撑、差异竞争、板块推进、整体联动的格局;四是坚持在改革创新中破解瓶颈制约。运用多种手段消除要素制约,激活社会资本,培育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经济运行的活力;五是坚持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大幅增加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民生、和谐同步协调、互促互进。
报告提出,今年要全力做好七项工作:一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突出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构建多元化、集群化、创新型、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投资作为现阶段拉动咸阳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扭住项目建设不动摇,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以招商抓项目、以项目保增长。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树立“全域咸阳”理念,规划引领,产城融合,以城带乡,加快构建市域城镇群,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促进区域互动融合,不断拓宽发展空间。顺应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需要,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形成布局合理、产业互动、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五是实施“文化兴咸”战略,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以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重点,加快建设有特色、有实力、有影响的西部文化强市。六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大生态治理保护。七是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将坚持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的制度,安排不低于65亿元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报告就政府提高执政为民水平作出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推动发展的创造力;坚持依法行政,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坚持为民务实,增强狠抓落实的执行力;坚持从严治政,增强勤政廉政的公信力。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富民与强市相统一,心系百姓,为民担当,矢志不渝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让咸阳人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姜锋在报告结束时强调,发展机遇千载难逢,美好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迈出建设现代新都市、和谐新咸阳的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当前理性准确,部署未来明确具体,尤其在安排民生中饱含感情,多次获得全场代表的热烈掌声。
在姜锋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会议还进行了两项议程:审查咸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咸阳市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出席政协咸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全体委员,我市选出的省十一届人大代表,部分老同志以及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等列席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