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县级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圆满完成
今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认真组织了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集中换届。截至12月3日,换届选举工作全部完成。通过换届,进一步改善了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推进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加强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工作要求高。全市各级党委坚持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作为促进全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市委成立了全市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徐明华任组长,并带头联系耒阳市的换届选举工作,所有市委常委,及其他相关市级领导,分别联系1个县市区,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在市委的领导下,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组织、统战等机关和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抓换届选举工作合力。同时,市委规定,县市区委对换届选举工作负集体责任,县市)区委书记是换届选举的第一责任人。
这次换届,各级各地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抓代表推选。为保证代表结构素质,各县市)区对县市区人大代表进行了资源摸底,对摸底上来的代表人选,进行了逐一审查,共查出不符合资格条件人选130名。10月底到11月初,各县(市)区采取乡人大代表同步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县级人大代表2869名。为抓好市人大代表的推选工作,市委、市人大多次重申了代表结构要求,由于各县市)区代表资源摸底工作细致深入,县市区人大选举产生的527名市代表,有514名代表资源摸底名单之列,占总数的97.5%,代表选举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二是抓班子配备。市委按照县市区班子结构要求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经与各县市区委反复研究,并广泛听取了市纪委、市委统战部、市委政法委、市法检两院等机关和部门的意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提出了新一届人大、政府、政协班子和法检两长人事安排方案,较好地保证了班子结构。三是抓依法选举。各县市)区在“两会”召开前,认真撰写了工作报告,积极稳妥地推介组织提名的候选人,抓好了会务筹备工作。大会召开期间,各县市)区严格坚持依法依规办事,选举活动均按《选举法》、《组织法》、和《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选举结束后,各县市区及时报告了选举结果。
市委在此次换届选举中坚持按标准配备班子,严格执行了省委文件精神,在减少领导职数、优化结构、配备年轻干部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班子职数得到进一步精简。各县市区共选举产生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228名,比上届减少了30名。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3.7周岁;本科以上文化159人,增加18人;女干部35人,增加1人;35周岁以下干部9人,增加5人。此外,按照省委要求,各县市区人大、政府班子均配备了1名非中共党员干部,政协班子配备了3名非中共党员干部。基层民主得到进一步推进。共有483万选民参加了县人大 代表选举,参选率达87.7%;有286名县人大代表、2516名县政协委员参加了“两会”选举,参选率分别达99.8%和97.8%。
这次换届中,各级党组织依法依章制定方案、依法依章选举代表和委员、依法进行选举,确保了整个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市委对在换届期间“跑官要官”、拉票贿选、搞非组织活动的,坚决采取果断措施,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换届以来,市纪委和各县市、区先后对搞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的干部进行了认真调查,并依法依规作出了责令辞职及其它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