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举行市人大代表建议督办会
星辰在线-长沙新闻网6月2日讯 (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刘世惠)昨日下午,长沙举行市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会。记者获悉,长沙将加大对老字号的扶持力度,有着“现实生活中的活化石”美誉的老字号有望重焕生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明,副市长姚永春出席督办会。
现状:一些老字号成了历史名词
老长沙都知道这么一首民谣:“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说的就是长沙的老字号。老字号是民风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活化石。长沙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可观的老字号群体,鼎盛时期有60余家老字号,如九如斋、德茂隆、稻香村、甘长顺、吴大茂、德园等。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长沙的老字号有的濒临消失或已经消失,有的惨淡经营举步维艰,只有少数老字号焕发出了全新生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沙市存在并继续经营的老字号企业约30余家,主要涉及到餐饮、百货、副食、医药、摄影等多个行业,其中上市公司1家。
建议:振兴老字号提升名城品位
在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市人大代表刘国初提交了《关于保护、振兴老字号,提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建议》。他提出了“保护、振兴长沙老字号,要做到经济与人文兼顾保护与振兴并举”和“将保护、振兴老字号提高到提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高度;制定《长沙市老字号保护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让保护、振兴老字号有法可依;设立专项基金,对于具有市场前景、代表长沙地域特色的老字号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推动、运作一两家老字号企业上市”四条具体措施。
举措:规划老字号商业一条街
如何让老字号重焕生机?重点承办该建议的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积极向市政府建议,把老字号的保护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旧城改造与老字号景观化建设统一起来,研究在长沙主城区选择一条街道规划建设老字号商业一条街,把在城市拆迁中消失停业的,以及需要连锁发展的老字号企业集中到一起,展现长沙特色和“中华老字号”企业的风采,打造城市文化名片,产生集聚效应,推动长沙老字号企业的发展。
相关新闻
清真李合盛餐馆将恢复
本报讯(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刘世惠)在昨日举行的市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会上记者获悉,已被拆除多年的清真李合盛餐馆有望恢复。清真李合盛餐馆原位于黄兴南路186号,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归属长沙市饮食集团管理。2001年,市政府改造黄兴路步行商业街,清真李合盛餐馆被整体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