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湖南 > 新闻报道

建议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长沙专题调研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

来源: 湖南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09年09月11日 10:58

9月6日至10日,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在长沙专题调研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

  湖南人大网讯 9月6日至1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小组组长、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剑飞,副组长、湖南长沙通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兆达率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周良柱,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向东,湖南省军区参谋长李兰田等16名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到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部分乡镇就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联工委主任王刚,长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代表们认真听取了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谢建辉和长沙市环保局局长黎建关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看了长沙县开慧乡、福临镇集镇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水污染现状,果园镇农村垃圾回收处理体系;浏阳市葛家乡集镇生活污水污染现状、乡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楚韵养殖场生物垫料发酵零排放养猪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宁乡县灰汤镇电疗小河、乌江河集镇生活污水、畜禽粪便污染情况,花果山村农户家居生活污水垃圾处置情况。

  在调研结束时召开的代表审议、交流和总结会上,代表们表示,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对长沙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实地调研,对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意识到农村环境保护是“三农”问题中最迫切、最广泛、最薄弱的环节,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代表们提出六项建议:一是要增强紧迫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要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大力培育农村生态环境意识,彻底改变部分农村“住的是洋房、喝的是污水、闻的是臭气、吃的毒物”的现状;二是要强化环境目标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工作体系和机制,将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制定出台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进一步明确农村环保管理体制,推动农村环保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三是要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的农村环保投入机制,中央财政重点负责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置等农村环保重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补助,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农村环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和农村突出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四是要建立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试点城市,推进农村环保政策,体制创新,建议将长沙市设立为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实施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环境资源补偿新机制;五是要加强综合治理,制定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规划,创新农村环境监管机制,以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整治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六是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两型”产业。代表们表示,将把此次调研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和建议提交至全国人大,希望引起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呼吁中央财政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推动全国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人大常委会联工委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供稿  刘进能 欧阳文/文)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