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图片报道

惠州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来源: 惠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1月10日 08:43

  201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以内;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以内;节能减排、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完成省下达任务。

  昨日9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惠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出席昨日大会的市十一届人大代表共302名,符合法定人数。

  大会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黄业斌主持。

  昨日大会的执行主席是:黄业斌、黄仕芳、陈仕其、叶青、朱挺青、李选民、华红、邓木林、叶泽雄。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奕威,市政协主席刘耀辉,市委副书记陈训廷,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其他成员,市委其他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任本市正市职的在惠老同志等。

  去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比增14.6%

  陈奕威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并对2012年主要工作进行了安排。

  陈奕威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是建设惠民之州、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2007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总目标,大力实施“人本立市、工业富市、文化兴市、创新强市、生态旺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着力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和“双转移”工作,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和市十届政府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的三件大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陈奕威说,过去的五年,全市经济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大步伐,城乡面貌发生大变化,落实《纲要》呈现大成效,文化建设实现大发展,社会事业取得大进步,民生质量得到大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取得大进展。预计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2060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五年年均增长15%,实现经济总量再造一个惠州的目标;人均生产总值4.4万元,比上年增长10.4%,五年年均增长10.4%;来源于惠州的财税总收入7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五年年均增长2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31.3%,五年年均增长29.7%,经济总量和财政实力均排名全省第6位;五年共引进项目2356宗,投资总额4586亿元,建成中海油1200万吨炼油、95万吨乙烯、TCL液晶模组、科锐LED、抽水蓄能电站、平海电厂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现代农业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冬种马铃薯、甜玉米和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农业增加值达116亿元,比上年增长4.8%,五年年均增长4.3%;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五年年均增长21.9%;现代服务业向优质发展,五年引进银行10家、证券保险机构36家,扶持企业上市5家,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2300亿元,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市称号;五年累计投入改善民生资金434.4亿元,完成民生工程项目108个。去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19%,五年年均分别增长8.7%和16.2%。

  6个“全力推进”加快今后5年发展

  陈奕威在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是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市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黄金发展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目标,以实施《纲要》为载体,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 “三件大事”、“八大工程”、“五个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践行“由民作主”的施政理念,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全力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全力推进文化惠州建设,全力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全力推进发展成果共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陈奕威强调,实现未来五年目标,政府责任重大,人民期望殷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为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探新路、谋新篇、开新局。

  今年突出抓好10件民生实事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就如何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陈奕威在报告中指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惠州实际,做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在“进”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一要突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二要突出抓好扩大内外需求,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三要突出抓好《纲要》实施,深化一体化合作;四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五要突出抓好城乡规划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六要突出抓好城乡统筹发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七要突出抓好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八要突出抓好十件民生实事,进一步增强人民幸福感。

  会上,陈奕威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今年将办好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十件民生实事:完成金山河小流域和水环境综合整治,惠州机场实现复航,建成6177套保障房和完成4372户农村住房改造,建设100家平价商店和改造5个农贸市场,实现全民社保和新增6.5万个就业岗位,新建东江高级中学,建成2家医院和基本药物制度延伸至行政村,新建11座污水处理设施和6个休闲公园,推进500个村居文化设施建设,新增230辆环保公交车和实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

  大会还审查了惠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惠州市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通过了《惠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办法》。

  列席和邀请列席本次会议的有: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民政府组成人员;在我市工作、居住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市直机关副处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市管企业主要负责人;曾任本市正市职的在惠老同志;出席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委员及列席人员;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中央和省属驻惠正处级以上单位主要负责人;市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支队和惠州边防检查站主要负责人。

  本次会议还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旁听。(记者周 觅 王 凯 通讯员罗会江 邱礼荣 马学青)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