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新闻报道

餐厨垃圾已成为公共卫生一大隐患

广州市人大代表呼吁加强管理

来源: 法制日报  浏览字号: 2008年02月21日 09:02

  餐厨垃圾主要为剩菜饭及废油脂,通常被称之为“潲水”。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处理不当,目前这种垃圾已成为广州市公共卫生的一大隐患。正在此间召开的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呼吁政府部门对此应不容小觑,需加强管理。

  广州市饮食行业相当发达,全市约3万家饮食企业每天产生800至1000吨餐厨垃圾,年产30多万吨餐厨垃圾,占了城市生活垃圾的10%。

  目前广州市饮食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通常被一些社会人员上门收集运回喂猪。事实证明,用潲水喂猪,不但容易引起生猪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10余种传染性疾病,而且病原体还可能在猪体内繁衍,以食物链的形态进入人体,造成人体感染病毒,如疯牛病、口蹄疫、肝炎等,甚至导致“人畜共患疾病”;此外还有不法之徒将餐厨垃圾中的废油脂简单加工提炼之后变成“潲水油”,以此作为食用油非法流入市场,而废弃油脂中富含的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会严重危害市民身体健康;餐厨垃圾中易腐类有机物较多,而现行垃圾清运程序繁琐,堆放清运周期较长,容易在清运程序的各个环节中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餐厨垃圾处理不当,不仅严重危害市民身体健康,而且对公共卫生造成巨大威胁。

  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饮食业不断发展,广州市的餐厨垃圾量将逐年增多,建立有效、安全的餐厨垃圾管理体系显得尤为必须和迫切。

  为此,在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陈国安等人大代表提出了议案,建议广州市有关部门要迅速制订餐厨垃圾监管和处理规章办法,以确保建立有效、安全的餐厨垃圾处理体系。

  这些代表建议广州市有关部门应实行“统一收运、集中处理”的办法,加强餐厨垃圾管理,着重针对饮食企业产生的餐厨垃圾从排放、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进行严格规限管理,包括前端的减量、中端的统一收运、后端的集中处理,形成有效、安全的管理链,控制餐厨垃圾的流向,切断其被不法商贩利用的途径,杜绝用餐厨垃圾喂养牲畜及提炼潲水油。同时规定有关企业应承担的相关责任,严格执行《广州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将废弃食用油脂用于食品加工,禁止擅自将废油脂倾倒或者排入下水管道,不得将餐厨和食品废物作为饲料喂养畜禽。同时应倡导饮食企业采用餐厨垃圾处理新技术,如使用餐厨垃圾处理机,在各饮食企业就地对餐厨垃圾进行初步处理,实现餐厨垃圾前端减量。市容环卫、工商、环保、卫生、技监、农业、城管、公安等部门也要联合加强对餐厨垃圾处理的执法和监管。

  这些代表还建议广州市政府应立项建设一批餐厨垃圾处理厂,采用高科技手段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能源化处理,转化为肥料和生物燃气。同时,通过机械、生物处理使最终废弃物填埋量减少,基本断绝“潲水油”的原料来源。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厂是餐厨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强大,餐厨垃圾能基本得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餐厨垃圾运往餐厨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能避免无序管理引起的各种问题,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法制日报广州2月20日电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唐志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