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审议
潮州日报讯(杨蕾 卓丽荣) 26日,潮州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就“如何发展我市文化产业,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举行专题审议,代表们围绕这一主题踊跃发言,纷纷提出各自见解。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增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陈耿之代表说,近年来我市文化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创意产业薄弱、资金投入紧缺、市场发育不良等现象,目前我市文化发展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所以,我们要以世界眼光认识我市文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以创新思维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以完善政策保障我市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陈洵代表认为,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没有文化竞争力作为底蕴,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必不能持久。作为“潮文化”发祥地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众多的优势。她建议我市在大力弘扬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注重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时代元素,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和持续力。例如韩师学生运用动漫形式表现潮剧,使古老的剧目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容易为年轻人所接受。
胡春叶代表则认为,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她建议我市要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要坚持“经济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做好民间文化产品的整体开发规划;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指导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其既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又能保持其原汁原味的个性特色。“提升潮州文化竞争力,我认为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交流,不断扩大潮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王振中代表接过话头。他建议我市建立潮州文化资源库,并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使世界更好了解潮州文化;加强与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之间的合作,提高文化资源的综合效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洪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市的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我市文化经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吴培辉、童志刚等代表还就如何加大文化原创力度、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业和创意产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