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新闻报道

佛山人大专题调研医疗纠纷

来源: 南方日报  浏览字号: 2012年04月12日 09:21

  今年以来佛山市医疗纠纷引发医闹同比激升了40%,昨天,佛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医疗纠纷开展专题调研。有代表认为医生超负荷工作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多位代表建议让市民亲身感受医生的工作压力,加强调解,人性化解开医疗纠纷这个“结”。

  近3年共发生医闹109起 并呈上升趋势

  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汇报了佛山市医疗纠纷的情况。据统计,近三年来,佛山市共发生医闹事件109起,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警方统计,今年1月初至今,因医疗纠纷引发的部分患者家属聚众对医务人员谩骂、围堵、打砸医疗机构,对警方及医院处理事件人员进行围攻,堵塞通道等类型事件,共发生12件,比去年同期上升40%。有关部门认为,造成医疗纠纷或医闹行为原因多样,既有医院对患者投诉不重视,也有患者对医学认识有偏差或抱过高期望,以及职业医闹群体怂恿等因素。

  统计显示,在佛山市近3年发生的980例医疗纠纷中,选择医患协商解决的占绝大多数,比例为84.29%。市卫生局副局长谭光明坦言:佛山市选择医患协商途径解决医疗纠纷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解决途径,这可能与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及提起民事诉讼成本高、耗时长有一定关系。

  据介绍,为了妥善化解医疗纠纷,去年8月佛山市成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截至2012年3月底,市医调委受理医疗纠纷25件,已调解成功10件,调解终结4件,目前正在调解11件。

  代表建议:让市民亲感医生工作压力 人性化解“结”

  昨日参与调研的市人大代表表示,医疗纠纷的产生,与目前大医院医生超负荷工作、就医渠道还不合理有着一定关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彭翔以自己工作的科室为例,“12个医生正常应负责40床病人,但目前加床已加至80床,医生工作压力巨大。医生看的病人太多,这样接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省、市人大代表,佛山科技学院化学与化工系主任陈忻提出,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诊所等小医院则门可罗雀,政府应该完善合理的就医渠道,让市民就医,才能减少医疗纠纷。

  市人大代表们认为,除了公平公正地进行调解外,更要以人性化手段打开医疗纠纷这个“结”。市人大代表陈忻建议,“卫生部门可否组织一些市民代表跟随医生工作一天,让市民能够亲身感受医生工作任务的繁重和所承受的压力。”

  据悉,接下两天,调研组还将到市、区两级医疗单位等进行实地调研。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