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主任会议
11月27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提请《加强武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议案》的结案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金雄、罗祥益、杨小明、徐紫玲,秘书长江少强及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各工委(室)主任、办公室和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等参加了会议。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朱金雄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委托主持会议。
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德军受市政府委托,就加强武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议案的实施情况向会议作工作汇报。武江河是北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在我市境内流经乐昌坪石镇、乐昌城区,乳源桂头镇,经市区汇入北江河。根据《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的规定,武江河水质功能目标为II类。2004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数据显示,武江河坪石断面水质类别为I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铅和粪大肠菌群;武江河乐昌段水质类别为IV类,主要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武江河市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达到III类,粪大肠菌群偶尔超标,但不影响饮用水安全。
2005年3月26日,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武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议案的决议》,并交由市政府办理。市政府高度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召集市环保局等部门作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印发了《关于加强武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议案的实施方案》,并明确市环保局为议案的具体办理单位。经过近年的综合整治,武江河段水质已见好转。上游(坪石至乐昌)河段水质稳定达到国家III类、局部恢复II类;中游(乐昌至犁市)河段水质稳定达到国标III类;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常年达到国标III类,饮用水安全合格;下游(武江桥至北江)水质大部分时间处于国标III类,偶尔出现IV类水质,再没有出现劣V类水质。
会议认为,武江河是母亲河,保护好武江河流域,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事。议案交办以后,市政府和办理单位高度重视该议案的办理工作,领导到位,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使武江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水质明显好转。会议还要求市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污染防治的已有成果。同意将市政府关于议案结案请求交由下次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会议还讨论了有关召开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