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广东 > 新闻报道

清远市人大代表到清新调研民生实事落实情况

来源: 清远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3年10月11日 15:00

  10月10日,继市六届人大代表法制小组深入清城区车头村调研后,科教文卫专业小组和农村农业小组也分头行动,前往清新区浸潭镇和禾云镇实地调研。梁志强、刘汉球、温镜潮、廖斌等人大代表参加的农村农业小组,先后来到浸潭镇幸福新村和浸潭镇独石村,了解“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点和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情况,并在浸潭镇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清新区和浸潭镇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梁建文、邓三妹等市人大代表参加的科教文卫小组,先后到清新浸潭镇高车村卫生站、浸潭一中、禾云镇官田村卫生站和新洲学校,调研村卫生站建设及困难住宿生伙食补助情况。

  伙食补助缓解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负担

  家住清新浸潭白花塱的陈思婷是浸潭一中的初三学生,因家离学校路途遥远,只得住宿。她告诉记者,因是贫困学生并不需交住宿费。“但学校伙食一餐最少要3.5元,每个月在伙食上的开支要三百多元。”每个月60元的伙食补贴,缓解了陈思婷的部分负担。

  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减轻农村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今年春季学期起,我市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伙食补助计划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人大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清新浸潭镇秋季学期有住宿生2028人,享受生活费补助的住宿初中生412人、小学生159人。按每生每月60元的标准,每个学生每学期发放300元,全学年合计34万多元。在浸潭一中,像陈思婷一样获得补助的还有228人。学校将补助款兑换成学校食堂饭菜票,发放给享受补助的学生。

  清新区禾云镇新洲学校的伙食补助资金也已全部落实到位。全校220名住宿生,有84人获得了住宿生伙食补助,其中春季学期40人、秋季学期44人。

  当地镇干部表示,实行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伙食补助计划以来,切实减轻了农村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但当前物价水平比较高,希望市委、市政府能适当提高享受伙食补助的住宿生比例和补助标准。

  用地困难和干部认识不到位制约卫生站建设进度

  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是今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浸潭镇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有12个。在选址上,该镇坚持每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卫生站,服务半径不超过1.5公里。新建的卫生站统一房型、统一标识,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设立诊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和资料室。目前,12个卫生站已竣工2个,7个正在加紧施工,3个将于10月中旬动工兴建,预计年底前可全面完成各项配套准备工作。

  据镇干部介绍,每个卫生站投入10万元,工期一般为一个月。虽然资金已经到位,但用地困难和部分村干部的认识不到位依然制约卫生站的建设进度。禾云镇官田卫生站正在加紧施工,但主体工程还远未完成,调研组要求当地政府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前完成任务。

  讲“风水”“择日子”影响“两项工程”进度

  据介绍,截止9月底,清新区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已竣工608户、在建617户,在建竣工率为91.76%。“两不具备”贫困村庄搬迁安置任务为403户,目前已有125户完工、278户在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个别困难群众由于自筹资金不足,加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讲“风水”、“择日子”,导致“两项工程”建设推进受到影响。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方面,清新区2012年和2013年两年任务共有13.88万亩,任务较重。项目施工期短暂,极易因天气影响而推迟。且该区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同期开工,材料采购、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聘请等都比较紧张,按期完成建设任务难度很大。

  ■声音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应该提前做好规划统筹,做好前期工作,如设计、招标等,使建设工作不用被动进行,从而如期完成任务。

  ———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梁志强

  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应该结合近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改变农田碎片化和经营模式陈旧的现状。

  ———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刘汉球

  对我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注重房屋的规划设计,把好房屋质量关。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镜潮

  “两项工程”要做好前期规划。既要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又要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既要解决住房问题,又要解决有关生活、文化配套设施。政府有关部门要对有关住房进行质量验收、备案,以防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