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对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重地上,轻地下”的城市建设历来为群众所诟病。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情况如何?5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龙伙灵带领调研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副市长谢杰斌作工作汇报。
全市生活污水实际处理量达23.45万吨 /日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到2012年底,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6间、建成配套污水管道总长1022.9公里,生活污水实际处理量达23.45万吨/日。今年,市区正在建设横荷、东城和乐排河等3间污水处理厂,筹备建设洲心污水处理厂、清新区窖星污水处理厂。其中,横荷等3间污水处理厂有望在2014年6月份前完成建设。建成后,我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以上。
市区的污水管网建设速度逐步加快,不仅加强了市政道路和房地产小区开发的排水排污管网配套建设,市政府还专门对迎咀七支圳、海仔埗塘段以及富强路的海仔明渠进行了改造建设,完成了上下廓、笔架河污水提升泵站和截污管网工程的建设;即将开工建设龙塘河南段截污工程、澜水河截污工程、锦霞西路配套管网工程、横荷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升级改造工程;乐排河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等正在加快组织实施。其他县(市、区)也不同程度加大了排水排污管网的建设力度。
雨污管道合流现状突出,影响水环境
城市化发展让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污水管网建设明显滞后,城镇雨污管道合流的现状尤为突出。除了清远新市区基本达到雨污管网分流外,各县(市、区)都存在严重的雨污管网合流情况,严重影响水环境。
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管网配套不完善。“为什么有些污水没有进污水处理厂,是因为管网的建设是分区域分部门建设的,之间形成了切割,没有连起来。”他表示,当前除了要加强管网建设,还要解决管网切割、不连通的问题,要把不同行政区域、不同部门各自建设的管网连通起来,真正的把污水收集进污水处理厂。
排水管理存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现象
“排水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监管漏洞。”在部门职责中,市水务局主要负责协调、指导各县(市、区)做好排水管理工作,检查、督促各县(市、区)完成排水排污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但各县(市、区)的排水管理职能部门却有所不同。例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阳山县由水务部门负责排水管理。英德市、连州市由水务部门管理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排水则由市政部门负责。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连南瑶族自治县则由市政部门负责。这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情况,极易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
据了解,为确保排水排污设施畅通,我市将做好排水排污管网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将抓紧做好残旧管网维护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建设。同时,按照《清远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现有管理体制,强化城市排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