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会议
市十四届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会议2月27日下午召开,会议审查了年度计划草案和预算草案。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局等职能部门有关负责人结合各个代表团和人大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作出回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标泉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提交大会审查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符合国家、省委、市委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除城乡居民收入之外的其它经济指标增速均比去年有所调低,较为理智、稳健,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议市政府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认真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促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去年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标泉认为,去年以来,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坚持稳增长、抓转型、强基础、优环境、促和谐、惠民生的工作重点,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内需增长较弱的市场形势下,积极应对,奋力拼搏,真抓实干,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进步,成绩来之不易。提交大会审查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符合国家、省委、市委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部署,除城乡居民收入之外的其它经济指标增速均比去年有所调低,较为理智、稳健,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议市政府在新一年的工作中,认真分析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开拓创新,乘势而上,促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
■提高预算细化程度和透明度
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静戈认为,2012年,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别是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筑牢实体经济基础,加大对民生扶持,实施简政强镇等有新的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成绩值得肯定。建议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全口径预算决算要求,将所有政府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细化程度和透明度,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不断扩大民主参与和公众监督,使得预算安排更加体现民意,贴近民生,为老百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的公共服务。
■积极发展广域现代服务业
叶小舟委员建议积极发展广域现代服务业。我市发展广域现代服务业具有较好前景。建议政府立足于已形成的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以及山水地貌、城市建设、人文等基础,大力引进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电子技术、金融结算、信息集结、物流中心、总部经济等典型广域现代服务业业态,扶持相关基地的设立和创建,形成有显著特色和知名品牌的广域现代服务业体系,提高中山区域经济竞争力。
■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的质量和水平
韩锡江委员建议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的质量和水平。我市现有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科学设计、科学调整,让群众参与分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困难群众过上更为美好的生活。同时应设立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救助专项资金,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推动重特大疾病救助与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减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红利
梁卫华委员认为,2012年市政府及职能部门能够牢牢把握工作重点、主动应对形势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建议市政府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红利,特别加大对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以及低保、大病救助等底线民生的投入。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要解决好筹资和管理两个环节的问题,整合政府、社会、民间多方力量,实现“病有所医”。
■实施畅通工程,打通“断头路”
徐小江委员建议实施畅通工程,打通“断头路”。中山与市外及市内的“断头路”仍有许多,当事镇区冷热不均,或因路权问题,或因镇区之间界线欠清晰甚至存在争议等原因,导致“断头路”问题的解决进展比较缓慢。建议政府对今年的“断头路”建设适当量化,下大决心,下硬指标,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争取到今年年底前能看到具体成果。同时建议加强PM2.5(空气质量指数)的监测,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蓝炜儿委员建议继续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山本地有三所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还有一些能工巧匠,建议政府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力度推动企业、行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充分利用这些院校人力、智力的优势,在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以及生产工艺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实现多赢格局。
■扶持实体经济,实现政企双赢
李健标委员建议扶持实体经济,实现政府与企业双赢。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出口需求持续下降,国内制造业面对着转型升级的阵痛。招工难及用工成本的上升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建议政府出台持续稳健的引导扶持政策,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及融资成本高等问题,稳定民营资本再投资信心,确保工业创新转型升级得到持续发展的资金,通过工业的创新转型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冯铨祥委员建议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012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建议在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财政预算中,把民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发展。
■稳出口,提振传统优势产业
吕志宏委员建议稳出口,提振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我市外贸出口增长出现大幅萎缩的原因之一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而企业在开拓市场和经营模式转变中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议政府出台提振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其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和帮扶措施,适当提高产业扶持资金,并设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专项扶持资金。
■加强农贸产品监管,推进学前教育
黄月清委员建议办好两件民生大事。建议政府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健全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解决学前教育的投入、体制、师资等问题,促进学前教育均衡、有序、健康发展。
■强科技创新,打造科技服务平台
黄小冬委员认为,要加强科技创新,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必须加快镇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使之成为搭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编 辑: 刘冬
责 编: 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