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图为开幕式盛况。 记者 魏爱林 摄
芜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昨日上午在安徽师范大学南校区礼堂隆重开幕。
当天上午的安师大礼堂,鲜花簇拥,生机盎然,场内气氛庄严而热烈。礼堂内悬挂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红横幅格外醒目。298名代表,肩负着全市人民的重托,满怀豪情,精神抖擞地出席这次盛会,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共同谋划芜湖更好更快发展的美好明天。
上午9时整,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本次会议执行主席臧国寅宣布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上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陈树隆、杨敬农、方成、李猛、魏道斌、赵馨群、刘建国、杨世群、张士军、朱诚、凤剑峰、谢兵、裴亚飞、仁煜。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尚力强、胡邦明、丁祖荣、李金华、王沧江、陈文明、谢业庆、董群、詹云超、洪建平、杨燚、杨良胜、谢效珉、丁健民和大会主席团其他成员。列席会议的市政协副主席李铿、万相改、李志国、司旌霞、吴万春、孙国正、杨高,秘书长李洪林应邀在主席台就座。
市长杨敬农在热烈的掌声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08年工作回顾;二、2009年工作主要目标和任务;三、建设高效廉洁的民本政府。
杨敬农说,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喜事多,胡锦涛总书记年初亲临芜湖视察,为芜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市被列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18个典型地区。这一年难事多,罕见冰雪灾害突如其来,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一年来,在中共芜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和谐稳定。2008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为10年来第二个高增长年,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5.8∶57∶37.2调整为5.1∶60.7∶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增长38.8%。财政收入123.8亿元,增长1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20.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80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增长11.4%。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49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分别减排1.5%和1%。
在回顾2008年政府工作时,杨敬农说,我市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城市大建设,实施民生工程,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推动经济实现高位增长,谱写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
杨敬农在报告中提出2009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工业强市、三产兴市、创业富民、统筹发展、东向发展“六大战略”,着力扩大有效投入力保经济增长,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提高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
杨敬农指出,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严峻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要实现上述目标,需突出做好以下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实施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技术水平较高、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努力在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关键技术上形成突破。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三产兴市战略。充分发挥我市产业和区位交通优势,坚持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二、三产业联动,内引、外联并举,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着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打造综合环境一流、适宜居住兴业、比较优势明显的滨江山水园林旅游名城。切实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实施民生工程,让230万江城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他强调,要以推进管理创新为重点,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突破口,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还通过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出席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办法和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
参加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全体委员,市政府秘书长和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人,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派出机构、人民团体和其他单位负责人,县区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驻芜部分单位、省驻芜新闻单位负责人,在芜的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会议。部分公民旁听了会议。(记者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