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关注农业科技工作
近期,嘉兴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农业科技工作进行调研。调研发现,近年来嘉兴市农业科技工作以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载体,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实现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民收入连续9年、粮食生产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同时,农业科技与当前统筹城乡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科技的制度保障有待完善、平台建设有待提高、人才队伍有待加强、应用推广有待强化。调研组建议:
(一)加快推进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化。要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在城镇居住;要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权换租金、换股份的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收益;要大力扶持规模化农业企业,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化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家庭农场,实现耕地、水面、园地、林地等的规模经营。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着力抓好浙江嘉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设有幅射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示范创新基地;要大力支持本地农业科研院校建设,支持各类民营农业科研机构,鼓励国有科研机构和民营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进一步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主体,继续推进与浙江大学、中科院、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创建区域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
(三)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创建水稻、蔬菜、畜禽、水产、食用菌、花卉苗木、农业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市重点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全面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三位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加快培育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人员工资保障激励机制。
(四)加强农业科技重点领域突破和成果推广应用。要以农业科技引领结构调整,巩固粮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花卉苗木、果蔬等新兴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生猪养殖业;要推进种业主体的创新,引导育种技术力量向企业集聚,强化育繁推的结合,积极培育引进名优特稀新品种,加速育种成果的应用。
(五)加大对农业科技财力的投入。保证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财政科技经费必须确保三分之一用于农业科技项目;农业发展基金要向农业科技项目倾斜,要改撒“胡椒面”式的直接补助为主要补助科技项目的间接补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郑洁梅 蔡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