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大: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领域进行调研
近日,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违规经营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超限”运营。有些担保公司变相吸纳公众资金,致使放贷成为其主业,以“手续费”、“代理费”等名义向客户收取费用。
二是“近亲”运营。部分公司出于规避监管、逃避税费等考虑,通过股东、员工及其近亲属放贷担保,已出现出借人从较为集中的一人向不特定人群扩散趋势。
三是“掮客”运营。部分担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充当中间人,名义上由出借人直接向借款人借款,实则由出借人借款给担保公司,再以更高利率放贷给借款人,获取利润差额。
四是“涉暴”运营。有的担保公司追偿债务时,采取暴力威胁、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小额贷款及担保公司违规经营极易扰乱经济秩序,引发其它社会问题,为此代表们建议:
1、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资金流向和运行状况进行全方位监管,禁止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股东、员工及其近亲属擅自从事巨额民间借贷、担保活动。
2、加大扶植力度,大力发展专业性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互助联保机制,探索开发贷款、担保风险商业保险,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3、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并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开放,同时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尽快纳入征信体系。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