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江苏 > 新闻报道

扬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市创建工作情况

来源: 扬州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8月03日 15:13

  7月2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对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视察。
  视察组先后深入到高邮市汉留镇曾钰村察看了村庄环境整治情况,深入到江都区宜陵镇七里村察看了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等情况,并听取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市创建工作情况的汇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卫庆、孙永如、纪春明、王敏,秘书长林正玉,市政府副市长闻道才参加了视察活动。
  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国家生态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对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广泛发动,严明责任,靠实措施,强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市创建工作呈现出五个显著特点:一是重视程度高。市、县(市、区)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并强化考核,将生态市创建列入市级机关目标管理考评“一票否决”内容和县(市、区)党政正职考核内容。二是整治重点突出。我市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了“六路一边”重要窗口地带村庄整治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六路一边”范围内的749个自然村庄和其他高速公路沿线的541个自然村庄,全部按照标准整治完成。三是年度目标任务推进有序。截至目前,已有2272个村庄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占今年上半年任务的106.2%。生态市创建步伐加快,全市1108个行政村中,有949个村创成市级生态村、65个村创成省级生态村、3个村创成国家级生态村,达到了80%的创建标准要求。江都、邗江区已通过生态创建国家考核,宝应县、高邮市已通过国家技术评估,扬州、仪征市已通过省级考核。四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涉农乡镇基本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医疗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置、区域供水、农村河道清淤整治、秸秆禁烧综合利用、镇级环保监督员和国家生态乡镇八个“全覆盖”。五是村庄环境明显改善。通过大力实施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河道沟塘的整治,村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市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今年是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决战之年、冲刺之年,农村环境整治也到了攻坚阶段。当前距年底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各地要对照目标,倒排计划,落实措施,抓住关键环节、核心问题,加大对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巩固提升生态创建和农村环境整治成果,打响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打赢创建国家生态市决胜战,确保如期实现2012年创成国家生态市的目标和农村环境整治的任务。

编 辑: 包瓴瓴
责 编: 包瓴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