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江苏 > 新闻报道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来源: 江苏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3年05月30日 09:04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长期以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注重倾听民声,汇集民意,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督办议案建议等方式,督促和支持政府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实和兑现,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连续多年在全市万人评议和市级机关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积极跟踪民生热点

  近年来,食品安全、物价上涨等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民生问题,屡屡成为引起街头巷尾热议的社会热点话题。南通市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这些社会热点,时刻保持一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敏感之心,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呼声,积极推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合理解决。

  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早在两年前,市人大常委会就积极酝酿提出“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议案,着力推动全市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2011年初,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这一议案被列为大会2号议案,交市政府办理。此后,市人大常委会分管主任先后多次带领市政府办和相关部门的同志,赴上海等地专题考察食品检测资源整合工作。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南通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确保了此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为保持人大监督不断线,市人大常委会又组织了多次视察调研。去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市政府办公室和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分别就该项工作的实施议案和推进落实情况作了专题汇报。目前,全市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能已经从食品药品监督局调整到卫生局,《南通市食品安全监测检验计划》连续3年得到全面落实,保证了市民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民以食为天,食品价格的波动,始终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南通市人大以助推“菜篮子”工程为切入点,加强对物价工作的监督,多次组织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视察物价工作,就如何加强物价监管监测,有效平抑物价过快上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市政府对人大建议高度重视,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菜篮子”工作,工商、物价、质检、粮食、农业等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加快推进粮食、蔬菜、生猪等重要食品的生产基地建设,落实扶农惠农政策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优惠政策,清理涉企、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市场行为,及时发布信息,对上百种农副产品价格进行日测日报,南通市的物价涨幅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统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南通CPI涨幅为1.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民有所忧,我有所为——主动破解民生难点

  近年来,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医保统筹、工资集体协商等一批重要的民生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要么需要较多财力支持,要么需要打破不同地区、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往往难以破解。面对民生难题,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不论大小,不分难易,敢于迎难而上,主动化解,力求有所作为。

  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一直是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关注的问题。2011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针对被征地农民保障水平偏低、保障覆盖面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体性上访事件持续增加等长期影响基层发展的难题,决定把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列为市人大审议对象。随后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视察调研活动,市人大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基层,收集被征地农民和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听取相关部门和各区的专题汇报,全面掌握相关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在当年10月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上,提出了“建立养老保障金增长调节机制,不断提高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规范区级拆迁保障政策,加快推进县(市)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民参保比例,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等多条具体建议。在市人大的强力推动下,当年年底,市政府出台了《南通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衔接办法》,将覆盖三种人群的三种制度进行转换衔接,市、区两级财政一次性拿出50亿元,用于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办法》实施过程中,市人大又组织了多次视察和督办。到今年年初,市区被征地农民的养老金水平已经两次调整,年满60岁的每月可领取近700元,年满70岁的每月超过1000元,再加上70%以上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大病医疗保险统筹的推行,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原来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难度已经大大降低了。

  为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收水平,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基层,广泛调研,听取专题报告,提出关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线,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等意见建议。市政府根据市人大的视察督办意见和市人大代表的建议,于去年年初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要求职工50人以上的企业,3年内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0%以上,切实解决一线职工工资偏低、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

  为推动医疗生育保险市县一体化,市人大常委会多次深入县区调研,听取市县政府专题报告,提出“关于推进医疗保险市县一体化的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积极部署,制定出台了《南通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市、县(市、区)异地就医划卡结算暂行办法》,使全市范围内医保待遇全面接轨。

民有所盼,我有所行——全力推进民生重点

  每年的人代会上,南通市人大常委会都要围绕民生重点工程确定重点议案,并按照“抓大事、重民生、求实效”的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地抓跟踪推进,抓督办落实。全市居民普遍饮用长江水工程、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养老体系建设、公交城乡一体化等一批批重大惠民工程,从确定议题到调研、视察、评议、督办,无不倾注了一届届人大领导的心血和汗水。

  让全市人民群众喝上清洁卫生的长江水,是市人大常委会着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09年初,在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18位人大代表共同提出的《关于加快实现全市城乡居民普遍饮用长江水的议案》被列为大会一号议案,要求市政府用4年时间,实现区域供水管网乡镇全覆盖,全市90%以上的城乡居民都能饮用到以长江水为水源的优质、安全的自来水。

  4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该议案的督办工作,组织了多次专题视察调研和评议。

  2009年12月,市人大第13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一号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并作出决议。

  2010年8月,将市政府贯彻落实决议情况作为主要内容专门开展了专项工作评议。

  2011年,针对少数工程实施有困难的地区,多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专题视察、督查,为工程顺利实施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2012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率队,分4个视察检查组,分别到启东海门,通州如东,如皋海安及市区,再度就市政府贯彻落实《决议》情况进行了视察。

  2012年11月,市和县(市、区)两级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在市、县(市、区)、镇(街道)三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问卷调查。

  2012年12月下旬,分6个视察组,察看了10个水厂和9个增压泵站,走访了20个行政村和沿线农户,随机抽取了202个电话对饮用水情况进行了询问。

  今年4月上旬,随着海安供水管网工程的竣工,位于南通市最北端的海安县仇湖镇居民终于喝上了长江水。

  至此,这一全市财政投入106.32亿元的重点民生工程终于如期完成。

  今年年初,针对南通地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老龄化趋势,在南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加强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议案》列为一号议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先后对全市各县(市、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摸清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黄利金等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苏州、常州等苏南发达地区考察。在3月29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全省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目标,交市政府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议案办理进展情况。

  相信,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全力推动下,经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设全省养老服务示范区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重点民生工程进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的议事日程。(南通市人大 程晋乐)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