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山东 > 新闻报道

德州人大检查《水法》提“硬建议”出“严对策”

来源: 德州人大  浏览字号: 2010年11月17日 15:04

  “要以群众最关心的饮水保障、防洪安全、农田灌溉、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找准法律实施主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提出含金量高的建议为着力点,以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为落脚点。”10月27日,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兰忠良在检查全市贯彻执行《水法》情况动员会上的讲话,吹响了该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进军号。

  “安全之水”哪里来?

  庆云县近临渤海,浅层水苦咸入口难,深层水高氟重碘,喝后易患粗脖子、黄斑牙,水法执法检查组就将该县选为第一站。深入水厂详查库容量多大、供水管线多长,发放问卷了解农民对水质的认可度,走村串户看看安没安上自来水管,端起庄户人家的茶碗尝尝水咸不咸,直到第一手资料与该县汇报的“自来水入村率和普及率均达到100%”吻合后,检查组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夏荣恩站在高点出高见:“在安全饮水工程上,其他县市区既要学习庆云的经验,也要根据县域特点、人居状况、水源条件去设计,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规范管理的模式去推进,采取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形式去兴建。”

  打通“竹节沟” 铺设“大水网”

  今年7月该市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牵引执法检查组刨根问底探寻“解药”。走在乱草丛生的河道上,看着泥土积满的沟渠,听着填埋坑塘的往事,计算着防洪排涝能力降低30%的数字。 “疏通河道这颗‘大动脉’,首先要让水利工程这颗‘心脏’活起来!”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麻然华继续说道:“要推到‘篱笆墙’,打通‘竹节沟’,尽快形成灌排结合、丰蓄枯用、河道相连、库库相通、水量互济的大水网。”不久,市政府推出“六纵三横”德州水网规划,计划10年投入175亿构筑集保障供水、防洪安全、改善生态于一体的水网体系。

  叫停错位的“红头文件”

  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项项离不开“真金白银”,而去年各县市区水资源费征收数额仅为市直征收额的1/4,差距悬殊原因何在?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祖传虎手指某地减征、免征、缓征水资源费的“红头文件”举一反三:“错位的‘红头文件’,架空的是法律制度,损害的是人民利益,必须依法加以清理废止。”该建议催生“双重效应”:人大常委会昼夜加班审查规范性文件,政府执法检查队伍的频繁出动,一批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为由不缴费的“错位文件”退出舞台。

  告别“多龙之水”

  治理河道,水利、环保、交通、农业、林业等部门都能“说一句”;引黄调水,市、县、乡、村都握有“闸把子”;兴修水利,国土、发改、财政、水利、扶贫开发都有“投票权”。对此,李和平委员建言:“学习外地经验,整合水利、供水、排水三大行业,归并城乡防汛、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五大职能,形成一个部门牵头、多个部门配合的治水格局。”

  会议室里“水声”四起

  在19日下午的碰头会上,各种“水字号”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张玉鲁委员拿出“依法严处随意排污企业”的硬建议,刘长居委员提出“做好水利与旅游结合文章”的新招数,张端文委员推出“严格限制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的严对策,杨秀凤委员亮出“用法制手段和经济杠杆节水”的金点子······一直埋头记录的市水利局局长张英昌感慨万千:“各位委员对政府执行《水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这些宝贵意见都是花钱也买不来的治水法宝,我们一定认真采纳,迅速落实,努力谱写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水文章’!”

编 辑: 王伟
责 编: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