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人大注重调研成果转化
武城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着力在“准、精、多、效”上下功夫,力求调研成果转化为监督实效。
选准课题,夯实转化基础。选准课题是实现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在调研课题的选择上,认真抓好“两点”:一是把准全县中心工作的脉搏,找准合拍点。年初,人大如紧紧围绕“二次创业”,选定工业经济发展课题。二是把准群众思想的脉搏,找准共振点。在选择调研课题时,主要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维权等民生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查,确定初步调研课题,再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最后确定正式的调研课题。“关于城区天然气使用和管理”、“关于地热资源利用和管理”、“关于社会保险扩面的问题”等课题,为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县委建言献策。
务求精品,把握转化关键。调研成果质量是转化的关键。在调研过程中,始终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着力在“两精”上下功夫:一是在精心调研上下功夫。组织精干的调研队伍,明确调研对象、内容和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二是在精写报告上下功夫。调研结束后,进行材料专题汇总,集思广益,反复讨论修改,不断补充完善,着力打造精品,让有关部门阅之有益、思之有理、行之有效。
多种方式,拓宽转化渠道。为增强调研成果的采用机会,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形式报送调研成果,调研成果及时向县委报送,使其及时转化为党委决策的参考和依据。武城人大为及时有效向县委提供决策依据,开展了武城县工业解决发展调研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参阅件的形式报送县委,人大常委会随即做出了《关于加快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决议》,这次调研活动、调查报告和决议,得到县委书记王立来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县委常委会会议在研究经济工作中,吸收和采纳了主要意见和建议。
加强监督工作,增强转化实效。做好成果转化,既要找准成果转化的切入点,又要找到转化成果的结合点,更要加强监督,在“效”字上下功夫。针对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反映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存在药品质量差、药价高、药效低的问题,武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委员深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的督促检查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府有关部分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外部监督,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孙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