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听取代表评议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
8月6日下午,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52 次主任会议,听取各代表组评议政府上半年工作报告的情况汇报。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雅琴主持,区委书记卞百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李耀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本上、孙荣初、鲁德喜、王瑾、邱华云出席会议。
在听取了李耀新区长的报告后,代表们认为,上半年,区政府一手抓世博、一手抓发展,区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双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务实,注重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代表们对区政府的下半年工作安排给予认可,同时也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
(一)着眼“世博后”,提升城区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1、抓住机遇,放大世博效应。建议区政府借鉴最佳实践区的低碳、环保、节能等方面做法,大力引进和运用好世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支持新能源开发、环保材料及产品的运用推广,以及“第五立面”(屋顶花园)的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低碳经济项目申报工作;联手虹联公司及市属大企业,对虹桥地区的办公大楼进行改造提升,最大限度地把举办世博会带来的无形资源转化为推动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优势;进一步加强市民文明行为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促进文明习惯和素质的养成,提高城区文明水平。
2、总结经验,巩固世博整治成果。通过总结世博经验,把我区世博会期间在市容管理、宣传动员、综合治理等方面形成的好办法、好机制保留下来,对一些“老大难”问题进行总结分类,推进解决;市容环境管理手段要从以往单一行政指令转到统筹市场资源,借鉴杭州通过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维护市容环境的做法,使迎世博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的成果能在世博后长期保持;市容环境管理不能局限于“重点区域的差别化管理”,而要在保障重点区域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我区市容环境品质,并让市民有所感受;建议巩固文明指数测评中条块联动、跨前一步的工作作风和做法,着力解决乱设摊等市容顽症。
3、建管并举,落实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要坚持城区建管并重,注重精致化规划、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让“常态”、“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城市管理工作重心要从以往重硬件建设转向软硬件结合,进一步完善门责制和网格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机制,做好各支协管员队伍的职能整合,培养一支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的综合性队伍;面对经济楼宇建设工地、动拆迁基地等引发的群体性矛盾,要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探索建立条块联手、各方联动的社会维稳体系。
(二)汇集智慧力量,开门编制“十二五”规划
1、融入发展大局,体现长宁特色。区政府要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并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无论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还是各部门的专业规划,都要放到上海、乃至全国的大背景中思考和谋划;要通过发挥枢纽的辐射力、渗透力,进一步与周边各行政区域形成合力,强化区域协作和同城效应;通过抓重点项目建设,形成长宁特色和打造独有品牌,深化“数字长宁”建设,进一步用好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并注入新的内涵;中心城区中普遍存在产业结构趋同化,区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对此要有所研究和突破,寻找长宁发展的亮点和特点。
2、重视规划领先,突出发展重点。区政府在新一轮发展中要紧紧抓住大虹桥机遇,围绕商业商务商贸和服务经济,关注城区综合功能的提升以及三大组团建设;中山公园地区的发展缺乏整体性、标志性聚集人气的文化设施,要研究“文化留人”的机制;东虹桥在建设布局上要突出创意,与国际接轨。同时,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要更加关注民生,做好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按照“大教育、大文化、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加大对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努力建设“均衡化的现代教育、大众化的优质卫生、多元化的群众文化,全民化的健身体育”,调整卫生、教育、文化布局及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城区软实力。
3、吸收民意民智,参与规划编制。要充分凝聚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集体智慧,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拓宽参与决策的渠道,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建议区政府将对“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思考,包括“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发展方针、发展目标等主要内容,让人大代表知晓,并通过代表网以及“人大代表论坛”的平台,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使代表提前介入“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邀请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编制讨论的同时,要注意倾听老百姓的意见,特别是对一些公共性、公益性的项目,要听更多层面的群众意见,如“十二五”期间中山公园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项目,为区委区政府讨论决策提供参考。
(三)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经济转型
1、对接大虹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明确长宁在大虹桥地区中的功能定位,对接上海贸易中心和虹桥商务中心区建设,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项目;要抓住对虹桥机场一号航站楼进行综合改造的机会,提升临空经济园区能级,加快新泾镇城市化水平;丰富区校、校企合作方式,如“虹桥论坛”可让上海外贸学院一同参与,依靠科研、项目落地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
2、加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 推进“虹桥资募港”金融平台的运作并明确其定位;分析现代商业业态中零售商业贡献率偏低的情况,在商业发展上花更大功夫,推进中山公园商圈、新虹桥商圈业态的调整提升,形成错位竞争发展,增加商圈影响力;抓住古北新区引进高岛屋的契机,整合古北和虹桥的商业发展,形成互惠关联、区域联动;建议区政府做一个有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人文指标的长宁未来商业经济发展的备忘录,并形成一个为长宁各商业投资者所广泛认同的大纲,再由政府组成督促协调工作小组执行实体事项;进一步挖掘长宁文化底蕴,利用老洋房、红坊等资源,打造长宁风情旅游线路,结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建议在中山公园设立中山像等方式,提升长宁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注重历史人文因素对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
3、服务企业,推动“招、留、增”工作。完善“招、留、增”举措,积极应对“企业外流”隐忧,加强走访、联系、服务,促进企业发展;重视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关注在转型中谋求发展的企业,提供政策支撑,加强行业引导和指导;探索解决老办公楼、楼宇无停车场等缺陷,通过租税联动,提高楼宇品质以及入驻率;以源头招商为重点,新楼宇建成时,跟进配套政策,开展尚嘉中心、金虹桥国际中心等在建楼宇招商引资先期调研工作,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提高税收落地率;进一步加大对街道留商助商的支持力度,增加工作经费,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四)以人为本,加大改善民生工作的力度
1、集中精力,抓好旧区改造。代表们感到,区政府上半年旧区改造等指标完成不错,但与百姓的亲身感受仍有较大落差。部分代表指出,近三年旧区改造地块的表述不同,没有锁定;有的问题代表在“十五”期间就提出来了,但至今还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了,部分老百姓的生活未能改善,群众心里感到不平衡。建议区政府在财力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在落实房源和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动迁力度,更好地改善民生;在推进中山公园改造等重大项目时,紧抓旧区及边角料改造不放松,尽快将因世博而放慢的进度追回来。
2、宜居便民,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议在不影响办博的情况下,尽早启动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继续推进“一平方米”改造工程,对已完工的要进一步优化,把好事做好;通过探索引导社会资本注入,着手规划和修建地下或立体停车库,缓解停车难现象;推进对旧小区物业管理采取考核绩效与政府补贴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切实改善物业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政府要全面摸清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底数,扩大廉租住房政策的覆盖面;加大经适房、公共租赁房的配给,让无法享受廉租房政策的住房困难群众能够改善居住条件;长宁发展需要人才,建议学习兄弟区县的做法,建设人才公寓,加大储备、引进、留住人才的力度。
3、关注“短板”,发展社会事业。要实现“宜商宜居”,不能光停留在经济增长上,而是要着力于城区综合功能的提升,区政府要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解决社会事业“短板”现象;针对“择校热”、“入学入托难”、“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引起重视,研究办法;抓住虹桥国际电影艺术中心建设,高起点规划,精细化设计,将该中心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上海西部的文化品牌;通过光华医院异地新建、长中心医院改造提升等途径,整合资源、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合作,提升服务能级;建议政府学习苏州做法,整合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切实解决居家养老问题;要关注世博后,从事与世博相关岗位的人员就业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部分农民利益,新泾镇目前有征地农民3000余人,他们为长宁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区政府逐步探索建立与退休金增长发放机制相配套、相适应的征地农民养老金长效增资机制,切实解决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五)依法行政,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1、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政府部门要加强内部联动,杜绝扯皮现象,重视对执法干部队伍及基层队伍建设,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提高缓解群体性矛盾的能力,明确责任主体,提升合理化解的实效;建议对公务员要加强提升城区综合功能、提高政府执行力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2、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区政府要在改善民生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群众意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要更多地向民生倾斜,规范用于实事工程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用于民生工程的资金要细化到每个街镇和项目;强化政府服务企业的意识,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服务联动,在业态调整中注重保障业主的知情权,避免前期不作为而引发矛盾,着力提升服务企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加强政务公开,认真办理代表书面意见。进一步加大财政预算公开的范围和内容,提高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对待代表书面意见的办理工作,保持与代表的良好沟通,并及时向代表反馈办理进度、解决落实情况及成效,便于代表向选民反馈,更好地开展履职工作。
李耀新感谢广大代表提出的积极建议,并表示政府将进一步细化工作,还就下半年继续抓好世博保障、旧区改造、“十二五”规划编制、“招、留、增”等重点工作作了分析和通报。
卞百平最后讲话指出,上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下半年的工作任务更重,政府要自我加压,不仅要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更要积聚人大代表的智慧力量,对旧区改造、“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社会事业等民生工作,要加倍努力,让长宁市民真正感受到发展给群众带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