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上海 > 新闻报道

上海市人大网议日: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上海人大公众网  浏览字号: 2013年11月27日 09:03

图像

本期网议日场景

图像

市人大代表、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立

图像

市中小办副主任 宋晓辉

  今年10月下旬起,市人大常委会对《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在《条例》施行两年以来,政府部门在中小企业资金扶持落实、提供服务方面是否到位?如何进一步优化本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11月26日中午,上海人大公众网邀请市人大代表、上海富大胶带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立及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宋晓辉参加“人大网议日”活动,围绕“中小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记者从网议中了解到,目前上海中小企业数量占到全市所有企业户数的99.6%,吸纳就业占全市企业的77.3%,税收占近60%;发明专利的65%、技术创新的75%、新产品的80%都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促进本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市场繁荣、创新转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小企业中非公有制占比达99%之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促进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发展”。

  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先“做久”再做大

  宋晓辉介绍说,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减少”、“各类成本持续上升,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上升明显”、“融资难、融资贵”和“信息不对称,获取渠道和主动获取意识不够”等。要突破解决这些问题,宋晓辉建议中小微企业首先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定发展目标,练好“内功”;在宏观层面,政府着眼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体现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打造服务网络平台,让企业有困难有诉求知道找谁;政府还要引导企业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宋晓辉认为,小企业的发展规划首先要着眼于能“做久”,成为长寿企业,再次是“做专、做优、做强”,最后才有可能真正做大。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袁立说,要彻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根本的措施是放开金融产业,让民间资本进入到金融产业。目前小贷公司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受到资本金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袁立建议分层匹配,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民间的中小型金融企业对接,国有的大企业的融资问题则与国有银行对接。中小企业普遍在抵押、质押或担保等方面较难,针对这一问题,袁立建议通过保理公司等多种渠道解决,保理公司可用应收账款或合同作为抵押获得融资,也可向小贷公司借款或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解决融资问题。

  “信息速递”为企业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听说有一本中小企业信息速递的刊物,怎样才能看到这本刊物?”宋晓辉说,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由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牵头组织编撰了《上海中小企业信息速递》,力求打通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找得着、看得懂、用得上”的各类服务信息。《上海中小企业信息速递》每月一辑,通过邮政局免费寄送给中小微企业的经营者。目前已覆盖10万家企业,并已开通了网络版、手机版,可登录“http://xxsd.ssme.gov.cn”查看或下载。还可通过企业注册地区县经济委员会(商务委员会)、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申请,或在网络版、手机版上直接申请。

  此次网议日共收到网友提问146个,嘉宾们回答了其中的24个问题。嘉宾们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人才瓶颈、利用好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等方面,与网友们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