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上海 > 新闻报道

青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集体调研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来源: 上海市青浦区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3年08月27日 16:20

  8月21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赴区水务局集体调研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胡燕平、副主任张映华、张小弟、沈红慧,区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委成员、办公室负责人,区水务局行政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调研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一行听取了区水务局关于本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座谈讨论。主任会议成员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体系,主任会议成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立足青浦实际,进一步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把水利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全区灌溉、排涝项目以及老化、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认真梳理,分出轻重缓急,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农田水利项目,加快推进速度,促使项目早竣工、早投入使用,确保设施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好作用;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落实,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经常性增长机制,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二、积极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碰到的突出问题。针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在规划选址和用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应当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解决的要积极向上反映并争取解决。针对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过长的突出矛盾,要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审批速度,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进一步提高区级财政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出资比例,充分调动镇、街道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三、坚持建管并举,着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效管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推动、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水环境保护等工作,大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明确管理主体,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改变“重建轻管”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社会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等方式,确保农田水利设施项目作用的发挥。加大对在建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力度,实行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员制度,强化区水务局、镇、街道水务员对辖区内在建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同时,要加强现有水务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履职能力及综合素质。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