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河北 > 新闻报道

2011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回眸

来源: 新华网河北频道  浏览字号: 2012年01月04日 18:41

  “转方式、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等重点工作在强力监督下扎实推进,一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规陆续出台,一些“不合时宜”的法规内容被及时清理……“十二五”开局之年,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履行各项职责,在依法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不断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全年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15件,作出法规性决议决定2件

  港口是我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也是加快推进我省沿海地区发展、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战略资源。由于历史原因,一些阻碍港口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问题亟待通过立法予以解决。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感重任在肩。在初次审议省港口条例草案时,他们就尖锐地指出,条例草案针对性不强,一些体制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对症下药。

  我省部分港口岸线用于自用码头建设,公共服务能力较弱,造成岸线资源浪费,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解决这一问题,按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建议,相关立法部门经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最终在表决通过的《河北省港口条例》中增加一条规定:“港口岸线应当优先用于公用码头建设。鼓励和支持建设单位在自用码头的设计和建设中考虑社会需求,为社会提供必要的港口公共运输服务。”此外,条例还前瞻性地提出“地主港”港口开发建设模式。

  “这些规定将破解阻碍港口发展中的部分体制性问题,为未来我省港口发展和建设经济强省提供有力法律保障。”一位港口企业负责人表示。

  村委会换届选举是2011年我省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历经两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新修订的《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获得通过,并于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展前付诸实施。两部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制度,对保障农村妇女参政议政作出明确规定,扩大了选民登记范围,规范了选举与罢免程序。

  如何规定候选人条件,直接关系到选举出的村民委员会班子的整体质量,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选举办法对候选人的条件作出4条新的硬性规定,“能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等成为村委会候选人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省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加强对城乡规划的规范管理,有利于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使《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这部备受关注的重要法规充分吸纳民意、集中民智,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意见建议100余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变更规划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确实需要修改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

  “条例就我省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对依法保障城乡规划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统筹安排城乡建设布局,合理保护利用各类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规范作用。”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不交纳水费就断水”、“对违法临建主管部门不经法定程序就擅自强拆”……诸如此类与新的行政强制法格格不入的规定,还在我省一些地方法规中残留。“立法工作要与时俱进,当立则立,当废则废。”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在2010年全面清理法规走在全国前列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法规专项清理工作。对8部法规中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内容进行修改,进一步规范行政强制的设定与实施,避免和防止滥用行政强制,更好地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共制定和修订地方性法规15件,作出法规性决议决定2件,审查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及修改、废止决定11件,审查政府备案规章21件,再审法规草案2件,对14部法律及法律性决定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坚持多种监督形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没有严格的依法监督,再好的法规也会变成一纸空文。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执行监督法和我省实施办法,坚持多种监督形式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了监督实效。

  “十二五”是我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为推动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实,省人大常委会集中力量开展了加快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题调研视察活动。

  经过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精兵强将,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视察活动,共涉及5个设区市,26家企业和3个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视察组深入重点企业、产业园区及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详细了解当地政府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在2011年11月23日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项工作报告,在充分肯定我省“调结构、转方式”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建议省政府重视发挥投资对“调结构、转方式”的引导作用,注重利用现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着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用活环绕京津优势,做大沿海经济,走出产业新路,打好扶贫硬仗,以更大决心推动河北转型发展。

  我省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使用和缺乏必要的维修改造经费,导致工程老化失修、带病运行,有的甚至已经报废。目前,全省约有2500多万亩旱地未能改变“望天收”的局面。

  这一问题引起省人大常委会关注。2011年4月和6月,省人大常委会分两次对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及抗旱促春管保丰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并于第二十四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建立农田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等建议。

  省政府非常重视,提出“十二五”期间,力争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等一批项目投入运营,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部完成;今后10年各级政府对水利投入年均比2010年提高一倍,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出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代表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内容。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把监督重点对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首次将具体建议的办理情况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被列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在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引导结构调整等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据此建议,省政府决定,加紧完善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民生方面的建议最受关注。这一年,在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部门的督办下,郭建富代表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石家庄市增加空调公交车”的建议成为现实:省会投入专项资金,购置300部空调公交车,在市区“三横四纵”主干道路上新辟9条空调线路,解决了市民乘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问题。(记者 刘常俭 )

编 辑: 崔丽霞
责 编: 崔丽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