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大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团结束在石家庄市检查
石家庄日报讯 (记者 王 静 实习生 齐亚宁)昨天,由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宋恩华带队的省人大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执法检查团,结束了在我市为期4天的执法检查,与我市交换意见。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志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振琪,副市长王韶华出席了交换意见会。
四天来,检查团先后听取了石家庄市政府和藁城市、赵县政府的工作汇报,实地检查了赵县利民淀粉厂、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和1个产业园区,察看了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气梯度监测站、机动车尾气检测点和洨河综合治理项目。此外,检查团还调阅了相关资料文件,同时在市内六区和河北科技大学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汇总。
检查团认为,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把改善大气环境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近两年,市委、市政府制发了《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实施意见》等6项生态环境综合文件,《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7件专项方案,颁发施行了《石家庄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办法》等措施,为大气环境改善提供了政策法规保障,确保了各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石家庄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连续实施了“洗城净天”、“蓝天工程”和“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等重大专项整治工程,治理力度逐年加大。
检查团指出,“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12年,石家庄市实施了分散燃煤锅炉拆除、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重点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市区重污染企业搬迁、建材行业粉尘污染综合治理、扬尘综合治理等多项治理工作,推广优质低硫煤2797万吨,拆除分散燃煤锅炉1086台;淘汰黄标车4.7万辆,市区75%以上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完成了油改气;搬迁市区重污染企业48家,关停污染企业244家、淘汰小火电机组30台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洨河治理工程投入大、工程多、速度快、效果好,充分体现出了只要领导重视,真抓实干,难事不难,真抓真见效。
检查团建议,市委、市政府要始终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头等民生工程; 始终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中心任务;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抓治理;始终坚持持续不断地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王亮表示,省人大执法检查团来我市开展的执法检查活动,对我市的大气污染情况研究深、判断准,为我市治理大气污染把脉出招,为我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站位高、有前瞻性的建议。我市大气环境不容乐观,改善我市大气环境已经刻不容缓,我们一定尽快解决检查团提出的问题,给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