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通过一系列意见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市环保局工作评议的意见
(2013年10月30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3年10月28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对市环保局进行了工作评议。会议认为,近三年来,市环保局认真执行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监管职责,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为加快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市区环境污染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农村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环境监管机制仍不完善;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严重;环保宣传教育需要继续加强等。为此,提出如下意见: 一、科学规划,集中整治,重点解决市区环境污染问题。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明确时限、分步实施,加快市区“城中村”改造,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抑制二次扬尘、餐饮业油烟、市区燃放爆竹等点源污染,实现市区环境持续好转。二、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确保龙祠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龙子祠泉,保护群众饮水安全,刻不容缓。涉域的市、区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制订应急方案和水源地综合整治规划,对龙子祠泉实施重点保护。
三、积极探索,完善机制,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搞好生活污水处理,有效治理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土壤、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常态化。
四、严格执法,主动协调,建立健全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理顺监管体制,建立健全联合执法、监管的长效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要坚决惩处,对行政不作为要严格问责,切实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依法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准入制度,有效推进区域环境治理。
五、强化宣传,注重效果,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要继续广泛宣传我市环保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全面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排污企业、单位和个人环保知识和社会责任教育;加强与新闻媒体协作,建立并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探索引导发展非政府环保组织,提升公民环境保护自我组织和参与能力,为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做出新贡献!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专题询问的审议意见
(2013年10月30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3年10月28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题询问。
会议认为,我市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自2009年全面铺开以来,市人民政府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展先进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安全生产与推进改革相结合,推动了全市煤矿企业生产能力、技术装备、安全管理、矿区环境的明显改善和提升,实现了“小煤窑”时代向现代化大矿井时期的迈进。
会议指出,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整合后的一些遗留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整合主体对被整合煤矿的部分交易价款尚未补偿,部分被整合矿井的注销清算和整合后的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工作还未完成,部分整合后的矿井建设用地、环评手续还未办理,一些矿井的长效采矿许可证还未换发,整合主体企业在整合初期抵押的部分保证金还没返还;整合后主体企业煤矿建设产能释放和复工复产步伐缓慢,企业所在地乡村和群众的应得利益得不到保障,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煤业集团控股企业与当地政府、乡村的关系不够协调;煤炭主管部门的人员编制与所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行业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整个煤炭产业在全市经济建设和财政收入中的份额有所降低等。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认识煤炭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积极组织引导煤矿企业加快矿井建设和复工复产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加大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当地乡村和群众的应得利益;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各种遗留问题,制订促进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好煤炭主管部门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的问题,真正发挥煤炭产业在全市经济中的骨干支柱作用,为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做出新贡献!
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专题询问的审议意见
(2013年10月30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13年10月29日,临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政府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招商引资,强化工作机制,创优发展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型产业项目少,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不多,有些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够、对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掌握不全,个别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推进缓慢,部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滞后等。
会议指出,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事关转型跨越大局。市人民政府要全力以赴抓好重点项目“六位一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要大力推进实体经济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大型煤矿改造、现代煤化工、钢铁基地等传统产业和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步伐;按时序推进临汾民航机场、大西高铁站前广场和景观大道、滨河东路全线贯通、滨河西路北延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奥体中心等事关民生的重点项目的实施,以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突破和竣工,带动全市项目建设上档次、上水平。要加快实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承诺的“十件实事”,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
会议要求,市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着力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有效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用地矛盾;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防止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努力激活民间资本;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好层级管理、区域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创优工作环境,强化服务理念,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节奏,实现达产达效,为率先转型、全力跨越,建设文明开放、富裕和谐新临汾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