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郝小军副主任调研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2013年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拟定于4月25日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为了提前做好常委会审议的准备工作,3月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小军带领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和内务司法委员会专业代表小组成员就此项议题进行专题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迎泽区庙前街办南海二社区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迎泽区庙前街办南海二社区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迎泽区庙前街办南海二社区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在迎泽区老军营街办新建南路二社区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在迎泽区老军营街办新建南路二社区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侯村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调研
郝主任一行在大盂村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调研
调研组一行深入迎泽区老军营街办新建南路二社区、迎泽区庙前街办南海二社区和阳曲县大盂村和侯村的两个日间照料试点进行实地察看和调研,在民政局的座谈会上,听取了市民政局局长任建忠的相关汇报,并就进一步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的产物。按照国家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太原市民政局通过搭建养老服务平台,构筑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居家养老试点,创新养老服务方式,使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日趋成熟。为空巢老人配置“爱心一键通”2.3万部,发放爱心幸福卡4万张,居家养老试点由2008年的4个,增加到2012年的100个,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115个,床位1380张,把服务扩展到日间照料、生活必需品配送、生活关怀、精神慰藉、志愿服务等更高层次,努力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其中,农村养老一直是社会养老服务的薄弱环节,受到人、财、物及认知的制约,长期处于自养状态。对此,市民政局开展了“爱晚之家”试点工程,标志着我市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民政部门正积极解决基础投入不足、资源整合困难、服务发展不平衡、队伍建设滞后等社会养老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郝主任一行在民政局召开座谈会
郝主任一行在民政局召开座谈会
郝主任一行在民政局召开座谈会
调研组成员对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主任委员张建国强调,连续几年来,市政府及民政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形势,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逐步完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建议继续加强政策扶持,保障资金投入;优化统筹规划,完善体系建设;强化行业监管,确保规范运作;重视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太原市六味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阎继红,市人大内司委委员、迎泽区郝庄镇郝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天明也表示,希望通过宣传来强化农民工的养老意识。市人大内司委委员、太原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杨清和建议,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化养老工程建设,必须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的意识。市人大内司委委员、康达商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左明,市人大法制委委员、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黄河,市人大内司委专业代表、龙城国际饭店总经理王晓奇也纷纷表示希望由政府牵头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养老院的集资模式,真正为老年人服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太原畅翔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志建议建立少数民族养老院。
郝主任作重要讲话
最后,郝小军副主任指出,太原市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有好的做法、新的东西是值得肯定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属于比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关乎所有的家庭。所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并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供稿:柳颖 摄影: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