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天津 > 新闻报道

河东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

来源: 天津日报  浏览字号: 2008年09月02日 14:39

  日前,河东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三次会议。区委书记张建星到会并讲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孔昭礼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葛全洪、杨景林、韩馥香、吕吉成出席会议。常务副区长曹国安,副区长毕宝泉、刘建国和区人民法院院长王洪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祥麟到会。

  张建星在讲话中对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一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围绕河东区发展、围绕河东区民计民生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无论是在监督“一府两院”依法履行职责方面,还是在促进河东经济发展方面都做了非常好的工作。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河东区发展的重任、肩负着河东人民的重托、肩负着依法行使人大职权的重任。希望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依法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同时,为促进河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建星强调,河东区作为距离滨海新区最近的中心城区,使河东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占有非常好的优势,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特别是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为河东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和商流。面对发展机遇,我们要努力做到“思变、思新、思快”,“思变”就是求改革,解放思想;“思新”就是一定要打破一切条条框框,敢于创新;“思快”就是要有发展速度,没有速度就没有发展。

  张建星指出,多年来,河东区四套班子始终坚持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河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是道路环境、城市环境,还是干部队伍的精神风貌,都发生着很大变化。可以说,河东区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当前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拆迁、稳定、抓项目工作。“拆迁”是发展空间,整个城市发展对土地的依赖度非常大,河东区拥有13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如果打造好、利用好了,发展空间巨大。“稳定”是发展保障,没有稳定一切都是空话。“项目”是发展支撑,项目就是我们的收入。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两个走在全国前列”和“一个排头兵”的要求,抢抓机遇,努力推动河东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水平。

  孔昭礼在讲话中说,重大经济项目建设,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点工作之一。经济发展靠大项目支撑,综合实力靠大项目带动,结构调整靠好项目优化,开放水平靠好项目体现。希望区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项目协调推动和考核机制。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做好招商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城区功能定位,重点抓好商贸、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工作。加大土地拆迁整理力度,确保项目尽快落地,对列入今年拆迁计划的地块,落实责任部门,明确完成时间,倒排工期,做到成熟一块上市交易一块。

  孔昭礼围绕如何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救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救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救助体系,达到上下联动、区街配合、社会帮扶、多方协作的目标。对于做好代表重点建议的落实工作,孔昭礼希望区政府及承办部门本着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切实受益的目的,继续加大办理力度,认真研究,协调解决。区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要加强代表建议的督办工作,听取承办部门办理情况的汇报,征求代表意见,确保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办理工作的落实。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科委主任马永强受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加快科技企业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委员和代表们一致认为,近年来,区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科学技术进步法,积极落实科教兴区战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议区政府及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宣传力度,完善服务措施,加大对科技企业扶持力度,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会议决定,会后综合委员和代表的意见,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形式,交区政府研究办理后向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

  会议在听取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区十五届人大代表变动情况的报告后,审议通过了主任会议提出的关于补选河东区十五届人大代表工作的实施方案。会议对今年9月份依法补选目前出缺的14名区十五届人大代表作出了决定。

  会议听取了副区长毕宝泉代表区政府所作的关于重大经济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区民政局局长常文辉受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加速困难群众救助机制建设情况的汇报,听取了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王占勤受区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办理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18件重点代表建议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还审议通过了区政府、区人民检察院提请的人事任免事项。

  区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工委、教科文卫工委、财经工委部分委员,部分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各街道工委主任,区人大常委会各室负责人及区政府有关委办局负责人列席了会议。6名公民旁听了会议。

编 辑: 李杰
责 编: 李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