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环球

访澳归来话创新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李颖

来源:   浏览字号: 2007年11月08日 00:00


        2007年8月,我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朱丽兰率领的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该国的科技创新工作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印象。

        澳大利亚建国源自库克船长1770年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历史上就曾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国家。在随后的200多年时间里,澳大利亚人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建设起了一个现代化国家。澳大利亚的青霉素、航空记录仪(黑匣子)、仿生耳等重大科技发明创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祉。

        20世纪末,澳大利亚意识到与美国、芬兰等典型创新型国家间已渐渐拉开了距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矿产资源等初级产业,知识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且缺乏竞争力,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风险基金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等等。澳大利亚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系统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比较安于现状。由于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福利较好,竞争程度不高,企业则往往不思进取。

        为扭转澳大利亚在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领域的颓势,2000年2月,澳政府召开了“国家创新峰会”,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提升科技竞争力,以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促使“澳大利亚能力支撑——以科学和创新构建未来”计划(简称:BAA)的出台。BAA计划由澳政府部长理事会监督执行,部长理事会主席是总理霍华德。

        我们在访问墨尔本大学生物21世纪项目和新南威尔士州科学医学研究办公室时了解到,澳大利亚在大力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制定重大科技发展计划

        2001年,澳政府宣布了BAA计划的设立。在计划框架下,政府在5年时间里投入了30亿澳元支持全国的科学与创新活动。2004年5月,澳政府进一步宣布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再追加53亿澳元用于BAA计划,使得BAA计划的总投资额达到83亿澳元。BAA计划加上原有的各种计划,澳政府在2001至2010年的十年间对科学与创新的投资总额将达到520亿澳元。BAA计划围绕着国家研究优先领域展开,设立之后,澳大利亚研发活动的力度明显加大,研究领域、研究活动更加广泛深入。目前,澳大利亚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态势强劲,疫苗研制、疾病防治、癌症治疗、新型能源、纳米与新材料等研究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加强国家研究优先领域

        2002年10月,霍华德总理宣布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研究优先领域”,政府要求有关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为中心,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开发活动,国家科技项目的确立和科技计划的实施要把研究优先领域放在首要位置。澳大利亚的国家研究优先领域确定为四个:(1)环境可持续领域。通过对人类及环境系统的更好理解以及使用新技术,改变对土地、水、矿物和能源系统的使用方式。(2)促进和保持国民健康领域。目的是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福祉。(3)工业前沿技术。通过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应用创新技术,促进工业进步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4)保卫澳大利亚领域。目的是使澳大利亚免受恐怖主义、犯罪、疾病和有害物种的侵害,增强在地区和世界的地位,保障基础设施尤其是数据系统的安全,再造国防科技。


        三、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澳大利亚政府为进一步密切科研机构与产业的联系,鼓励企业对研发加大投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自1991年以来,制定和实施了以支持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为重点的“合作研究中心(CRC)计划”。通过在研究机构、产业界及政府部门之间建立长期的战略性合作关系和支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工作,促进技术创新并将成果成功转化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使澳大利亚的产业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实施“CRC计划”模式,有效地推进产学研的结合,是澳大利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澳大利亚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澳大利亚正在运行的CRC共有56个,分布在环境、制造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矿产和能源、农业和乡村制造业、医学科技等六大领域。

        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和企业界对CRC的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CRC模式是产学研结合最成功的机制,有效地改变了澳大利亚的科研文化。具体表现在:

        1、产学研紧密结合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共有1100多家企业参加了“CRC计划”,产业界向CRC的投入达21亿澳元。由于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联合体,致力于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已取得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其中,  2600多项创新技术获得澳大利亚专利,3400多项获得海外专利。调查还显示,联邦政府每投入100万元研究经费,CRC取得的发明、专利和技术转让的成果,平均是大学的二倍以上。通过产业界和大学的合作,CRC还搭建了一个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的良好平台,共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并在企业就职。

        2、创新科研体制方面有所突破。通过企业人士进入研究中心的领导层,研究人员与企业用户以紧密结合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改变了澳大利亚传统的科研模式。这样不但可以加强科研的市场导向,同时也增进了研究人员与企业用户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是科研体制的一项创新。由于企业用户和研究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或“塑造产品”,而不是科研单位在取得研究成果后再去寻找用户推广,因此,大大地加快了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

        3、对澳大利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006年10月,澳大利亚Insight  Economics公司为澳大利亚教科部完成的一篇研究报告《“CRC计划”的经济影响研究》中,对“CRC计划”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报告认为,CRC所开发的知识产权,提高了现有产业的生产力,促进了新型产业的发展,改善了环境和医疗等,这些都对GDP的增长和随之而来的消费增长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因此,政府对CRC的投入实际上发挥了“投资”的效果,对澳大利亚的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

        自2001年起,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到2010年增加5470个高等教育职位,以开展促进公立学校的科学、数学、技能和创新的教育计划。2005至2009年,澳政府将提供约3.73亿澳元,以加强中小学科学、数学和技能教育并促进这些学校开展创新活动。2004年,澳大利亚高中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科学与数学竞赛中表现良好,13名参赛选手中有12名获奖,其中3枚金牌。

        2006至2011年,澳政府将再提供2亿澳元,使大学职位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增加约2000个职位。在大学中,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数量有较快的增长,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财政金融方面的课程,以便适应产业化的需要。各研究中心也经常对科研人员开展与产业化有关的培训。2004至2011年,澳政府计划投入1140万澳元,继续扩展科技大蓬车计划,使全民普及科技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澳大利亚从加强科技研发、促进产业化、致力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紧密围绕“国家优先研究领域”积极开展研究与开发,大胆进行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另外,澳大利亚“国家研究优先领域”均与本国人民生活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绝大部分科研工作都围绕这些领域展开,而政府在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建设创新文化氛围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优先发展领域,但在加强农业、产业升级、生物医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科学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应在科技、教育、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创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环境和氛围。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苏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