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通中国人大网喝彩
姜华
前不久,据《人民代表报》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的国家机关网站——中国人大网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开通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点击开通。中国人大网站的开通,必将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信息化建设,增强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笔者在此为中国人大网的正式开通喝彩。
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人大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是适应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也是塑造人大电子政务新形象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电子政务在党政系统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大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大,尤其是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无论是人大信息的交流,还是人大政务运行状况的传播以及人大机关办公手段,仍然停留在纸质手写、邮寄等阶段,先进一步的也只是通过传真、报纸、广播、电视进行交流,这样,信息交流起来速度慢、途径窄、互动性不强。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实际和今后发展趋势,地方人大电子政务建设应当积极、稳妥地分步实现。人大网站的建设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地方人大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从小到大、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做法。
加强人大电子政务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改进工作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在此,笔者由衷地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有关部门,能把建设中国人大网的相关经验、技术要求等资料,公布于网上,以加强上下级人大工作的指导性,便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了解、学习、借鉴人大工作经验。这样,可以缩短各级人大之间的“距离”,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希望以中国人大网站正式开通为契机,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电子政务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来源:人民代表报 2005年4月13日
中国人大网 2005年4月14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创新人大工作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是适应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步伐,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需要,也是塑造人大电子政务新形象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电子政务在党政系统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大系统已经得到了普遍应用。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大,尤其是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这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无论是人大信息的交流,还是人大政务运行状况的传播以及人大机关办公手段,仍然停留在纸质手写、邮寄等阶段,先进一步的也只是通过传真、报纸、广播、电视进行交流,这样,信息交流起来速度慢、途径窄、互动性不强。
笔者认为,根据目前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实际和今后发展趋势,地方人大电子政务建设应当积极、稳妥地分步实现。人大网站的建设需要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地方人大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采取从小到大、量力而行、逐步完善的做法。
加强人大电子政务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改进工作方式,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在此,笔者由衷地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其有关部门,能把建设中国人大网的相关经验、技术要求等资料,公布于网上,以加强上下级人大工作的指导性,便于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了解、学习、借鉴人大工作经验。这样,可以缩短各级人大之间的“距离”,加深相互之间的交流。希望以中国人大网站正式开通为契机,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电子政务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来源:人民代表报 2005年4月13日
中国人大网 2005年4月14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