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法院文化 弘扬法治精神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江必新
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在长期的审判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共有的精神,是其特有的、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以及与之关联的物质表现的总和。法院文化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总体上由四大部分构成。一是精神文化(或心态文化),包括法院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发展战略、管理哲学、群体精神等思想意识形态,是法院文化的核心和源泉;二是规范文化(或制度文化),包括法院规章制度、法官职业道德准则、法官行为规范等交互关系形态,是法院文化的基本载体;三是行为文化,以审判人员的行为为载体,反映或记录全体工作人员的行动过程;四是物质文化(或物态文化),是物质形态存在的有效内涵的视觉内容,是法院文化的表象形态,是人们直接感受、直观把握法院文化的依据。法院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前,法院队伍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发生严重违法违纪事件,从根本上来说是法院文化的缺失所致,因而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作为法院的价值指引和导向,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和加强法院的文化建设。
一、应当高度重视法院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不同国家、民族或种族,其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其地域、疆界等地理环境及人类的肤色或其它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差别要深刻得多。因为,不同的文化规定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及生活方式,构成国家民族分野的标志,是所有工作、制度、行为的终极原因。现代人类学研究人的行为,最终找到了文化这个根。所以抓住文化这个关键,就抓住了根本。同样,同处一个文化背景的不同职业群体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其水准、品位和发展水平,也是以文化为支撑的。法院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价值取向与其他职业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决定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支配着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制约着法院成员的思维和判断,规定着审判决策的背景,控制着司法审判活动的道德风险,影响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群体或个人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意识又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凝聚人心;没落的文化,导致人心涣散,毫无战斗力。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两只“看不见的手”来控制的,一只手是经济上的价值规律,它通过人的物质需求支配着人的行为;另一只手就是社会领域的文化,它通过人的观念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指挥人的行为。因此,抓法院建设,从根上来说,必须从文化建设抓起。法院文化建设是法院建设的根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法官优秀品质的重要资源。
法院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营造法官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深化法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法院品位、增强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是节省司法管理成本的根本措施。从文化建设这个根本抓起,成本更低,效果更佳。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法院文化是增强法官对职业的归属感和尊崇感的载体,是维系法官职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社会公众评价法院的重要依据和参数,也是法院赢得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度的重要方式。
二、必须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功能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理性和自觉的文化,具有其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导向功能。法院群体中的个体总是根据法院倡导的价值观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作出自己的行为决策的。先进的法院文化可以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法院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使他们在文化的深层次上自觉地结成一体,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二是凝聚功能。现代社会中,将个体凝聚起来的力量并非生物的力量,而主要是一种心理的力量。先进的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粘合剂,能使每一个体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对法院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自觉付诸行动,从而凝聚人心,集合战斗力,增强司法能力,获得整体效应。三是约束功能。约束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硬约束是一种制度的约束,规范的约束,外在的约束;软约束是一种文化的约束,内在的约束,无缝的约束。硬约束有一定局限性,难以穷尽所有的情形;文化约束是一种更高深层次的精神约束,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约束。接受了先进法院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法院群体及其成员对其社会责任感和法院的未来发展等精神要素有了更透彻的领悟和理解,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与法院整体价值目标保持相同的取向,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有效防止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四是激励功能。优秀的法院文化使法院群体成员深知其所在组织及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进而产生职业尊荣感和崇高使命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以高昂的士气勤奋工作,忘我工作。五是感召功能。法院文化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先进的法院文化能够展现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让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法院和法官,增加公众对法院和法官的认知、信赖和赞许程度,不断增进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推动法院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需要制定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法院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法院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改革和发展,把握社会前进方向和时代脉搏,使得法院文化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从当前的实际来看,要努力实现七个工程:
一是规范工程。要解决纠纷,既要规范当事人权利义务,也要规范法官自身行为,所以,规范工程建设是第一位的。法院必须讲法律、讲规矩、讲规范;没有规范,法院文化便无以体现。二是能力工程。现代司法对法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法官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文化水平、业务技能,法院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提高素质和能力。三是形象工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要保持中立,树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形象;要注重自身修养,清正廉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行为庄重,树立廉洁文明的司法形象;要注重约束业外活动,克服不良嗜好,树立健康道德的司法形象。四是宣传工程。要加强对法院自身历史的宣传,善于利用空间来展示历史、展示人民法院的光荣与梦想。五是智能化工程。要从现代司法的要求,高度重视办公智能化建设,特别要切实抓好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和队伍管理,实现网上自动化办公。六是文化装饰工程。法院审判法庭、人民法庭和办公楼建设中要有文化装饰,以颇具法意的建筑风格、浮雕塑像、名言警句,体现法院的文化特色。七是文体活动工程。应鼓励支持开展文艺表演、书法、摄影、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这有利于活跃法官文化生活,有利于陶冶法官的情操,促使法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通过以上文化工程建设,提高法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品位,提升法院干警的精神境界,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来源:法制日报 2006年5月25日
一、应当高度重视法院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不同国家、民族或种族,其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其地域、疆界等地理环境及人类的肤色或其它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差别要深刻得多。因为,不同的文化规定和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方式及生活方式,构成国家民族分野的标志,是所有工作、制度、行为的终极原因。现代人类学研究人的行为,最终找到了文化这个根。所以抓住文化这个关键,就抓住了根本。同样,同处一个文化背景的不同职业群体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其水准、品位和发展水平,也是以文化为支撑的。法院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价值取向与其他职业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灵魂。它决定着法院群体的价值取向,支配着法院工作人员的行为选择,制约着法院成员的思维和判断,规定着审判决策的背景,控制着司法审判活动的道德风险,影响着法院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群体或个人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意识又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先进的文化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凝聚人心;没落的文化,导致人心涣散,毫无战斗力。有人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两只“看不见的手”来控制的,一只手是经济上的价值规律,它通过人的物质需求支配着人的行为;另一只手就是社会领域的文化,它通过人的观念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指挥人的行为。因此,抓法院建设,从根上来说,必须从文化建设抓起。法院文化建设是法院建设的根本,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法官优秀品质的重要资源。
法院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营造法官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而且是深化法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法院品位、增强司法公信力、树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是节省司法管理成本的根本措施。从文化建设这个根本抓起,成本更低,效果更佳。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法院文化是增强法官对职业的归属感和尊崇感的载体,是维系法官职业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社会公众评价法院的重要依据和参数,也是法院赢得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信度的重要方式。
二、必须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功能
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理性和自觉的文化,具有其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导向功能。法院群体中的个体总是根据法院倡导的价值观来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作出自己的行为决策的。先进的法院文化可以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法院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等,使他们在文化的深层次上自觉地结成一体,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二是凝聚功能。现代社会中,将个体凝聚起来的力量并非生物的力量,而主要是一种心理的力量。先进的法院文化是法院群体的粘合剂,能使每一个体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对法院的认同感、使命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自觉付诸行动,从而凝聚人心,集合战斗力,增强司法能力,获得整体效应。三是约束功能。约束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硬约束是一种制度的约束,规范的约束,外在的约束;软约束是一种文化的约束,内在的约束,无缝的约束。硬约束有一定局限性,难以穷尽所有的情形;文化约束是一种更高深层次的精神约束,也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约束。接受了先进法院文化的影响和熏陶,法院群体及其成员对其社会责任感和法院的未来发展等精神要素有了更透彻的领悟和理解,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与法院整体价值目标保持相同的取向,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的行为,有效防止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四是激励功能。优秀的法院文化使法院群体成员深知其所在组织及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进而产生职业尊荣感和崇高使命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以高昂的士气勤奋工作,忘我工作。五是感召功能。法院文化一旦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先进的法院文化能够展现法院和法官的良好形象,让当事人及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法院和法官,增加公众对法院和法官的认知、信赖和赞许程度,不断增进社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从而推动法院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需要制定法院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法院文化发展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法院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改革和发展,把握社会前进方向和时代脉搏,使得法院文化更加具有时代气息,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从当前的实际来看,要努力实现七个工程:
一是规范工程。要解决纠纷,既要规范当事人权利义务,也要规范法官自身行为,所以,规范工程建设是第一位的。法院必须讲法律、讲规矩、讲规范;没有规范,法院文化便无以体现。二是能力工程。现代司法对法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法官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文化水平、业务技能,法院其他工作人员都要提高素质和能力。三是形象工程。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要保持中立,树立公平公正的司法形象;要注重自身修养,清正廉洁、仪表端庄、语言文明、行为庄重,树立廉洁文明的司法形象;要注重约束业外活动,克服不良嗜好,树立健康道德的司法形象。四是宣传工程。要加强对法院自身历史的宣传,善于利用空间来展示历史、展示人民法院的光荣与梦想。五是智能化工程。要从现代司法的要求,高度重视办公智能化建设,特别要切实抓好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电脑进行审判管理、政务管理和队伍管理,实现网上自动化办公。六是文化装饰工程。法院审判法庭、人民法庭和办公楼建设中要有文化装饰,以颇具法意的建筑风格、浮雕塑像、名言警句,体现法院的文化特色。七是文体活动工程。应鼓励支持开展文艺表演、书法、摄影、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这有利于活跃法官文化生活,有利于陶冶法官的情操,促使法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要通过以上文化工程建设,提高法官和工作人员的素质、品位,提升法院干警的精神境界,促进法院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来源:法制日报 2006年5月25日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