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 > 人大制度

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应强化四个观念

张德斌

来源:   浏览字号: 2003年12月18日 00:00
        人大信访是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应强化四个观念。
        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强化宗旨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大信访工作的必然要求。人大信访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实践全心心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内容。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相当突出,深层次的人民内部矛盾明显增多,因而使群众信访问题以更加集中、更加突出、更加尖锐的形态表现出来,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心顺畅。因此,我们认为,人大的信访工作,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和满足群众正当要求的前提出发,更新观念,从更深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去探索、总结信访工作的规律。作为信访工作者,更要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对法律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原则,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对人民群众的信访案件,法律规定该解决的就要认真解决,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也要做好说服解释和教育疏导工作,确保信访件件有结果、有回音、有着落。
        以宪法、法律为根据,强化依法监督观念。依法监督是人大信访工作的重要前提。宪法、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而人民群众反映这引起申诉和意见的重要渠道是人大信访。因此,人大信访就成为权力机关对政府、“两院”依法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窗口。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涉及面广,既有控告、申诉和检举,又有建议批评和意见。如果把这引起问题解决得及时、有力,特别是从中理出“个案”监督线索,重点监督,就能有效地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对政府、“两院”实行监督的法律地位,决定了人大信访的权威性;而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也为人大依法监督树立了权威。
        以人大代表为依托,强化代表参与观念。代表参与是搞好人大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发挥人大代表特别是乡镇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是人大信访工作的一大优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主面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一是注重办好代表的信访案件。代表信访反映的问题,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处理好代表的信访就能减少若干群众信访消除许多信访苗头。二是经常性的走访联系代表,掌握社会上带有热点、难点性质的问题和上访苗头,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解决。三是从人大代表中选聘信访联络员,充分挖掘利用信访联络员收集的有关控告、申诉和检举以及有碍法律实施和危及社会稳定重要信息的价值,以求实现信访工作的主动性。
        以发展、稳定为目标,强化全局观念。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是人大信访工作的根本任务。人大信访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信访工作规律,把信访工作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起来,与其他部门、单位信访密切联系起来,协调一致。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或是涉及面广、影响比较大的问题,人大常委会要及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以求互通情况,防止事态扩大。实践中,我们一是加强与上级人大的配合与协调,及时向信访部门汇报工作,办理好上级人大转办的信访案件。二是加强与乡镇人大配合与协调,深入基层,使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三是加强与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四是加强与人大机关各工作机构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
        来源:德州市德城区人大办公室
        中国人大网2003年12月18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