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最佳结合点
张 丹
据《江淮法治》 人大宣传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党委、政府主管的新闻媒体,这些媒体不是人大的专业队伍,对人大工作知之不多、了解不深,大量的信息要通过人大同志的手传递给媒体。因此,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注重引导和策划,做好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就成为人大宣传干部的重要职责,其中,找准与新闻媒体的最佳结合点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首先,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最佳结合点是按新闻规律办事的要求。如同市场经济中商品不可以强买强卖,新闻作品也不能强迫受众接受。新闻稿也是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取决于稿件的看点,即能否吸引公众的眼球,亦即新闻价值。如果简单地指令媒体报这报那,不考虑媒体的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就很难产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宣传实效就要打折扣。在人大宣传中强化“人大新闻”观念,在组织、协调、策划中找准与媒体的最佳结合点,就可能产生好的作品。举例言之,2005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全年立法项目15个,每一个都有其特点和客观需要,在确定全年立法重点报道项目时,我们选择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因为这个法规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的选题得到了媒体的积极响应,安徽日报推出了长篇报道《人大立法:放大农民利益》,追踪了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在该法的制定中“农民利益”被一次又一次聚焦、放大的过程。省电台除抓住人大立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作出深度报道,还邀请省人大和农委的同志做了两次“午间话题”连线直播,听众热线火爆,做出了新闻效应。应该说,这个选题在找准与媒体的结合点上抓得比较准,选题准确,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结合点也是人大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人大的性质决定了人大工作讲究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人大报道如不注意从新闻角度切入,就容易显得枯燥、呆板,难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兴趣,从而影响宣传实效。搞好人大新闻报道,必须抓住与社会生活、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从最佳角度切入。举例言之,如“861”行动计划是安徽省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抓手,攸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投资总规模上万亿元。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其实施情况,在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861”行动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报告后,向省政府发出审议意见书,系统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启发安徽日报及时抓住这一重大新闻线索写出报道,很有看点,既宣传了省人大在依法监管重大投资项目中的行为,又宣传了审议意见书这一人大监督新形式,是多年来人大报道中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由此可见,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是人大宣传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必然要求。为此,人大宣传干部必须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新闻意识,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素质。一是要做有心人。人大工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对日复一日在身边运转的工作始终保持关注,就可能时时处处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所谓“天涯处处有芳草,眼中时时有新闻”。二是要把握大局。要增强政治坚定性、敏锐性和鉴别力,审时度势,根据客观形势的需求来分辨何者价值高,何者价值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广闻博览。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是“杂家”,有较宽的知识面,人大宣传干部不仅应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也应具备多种知识素养,如此,才会有较高的悟性,才会更具有新闻敏感。人大宣传干部自身素质提高了,就能从看似平常而纷繁的工作中采集到最具报道价值的信息,就能调动起媒体宣传人大的热情,就能和媒体共同打造出人大新闻精品。
来源:江淮法治 2005年第7期
中国人大网 2005年8月9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首先,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最佳结合点是按新闻规律办事的要求。如同市场经济中商品不可以强买强卖,新闻作品也不能强迫受众接受。新闻稿也是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取决于稿件的看点,即能否吸引公众的眼球,亦即新闻价值。如果简单地指令媒体报这报那,不考虑媒体的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就很难产生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宣传实效就要打折扣。在人大宣传中强化“人大新闻”观念,在组织、协调、策划中找准与媒体的最佳结合点,就可能产生好的作品。举例言之,2005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全年立法项目15个,每一个都有其特点和客观需要,在确定全年立法重点报道项目时,我们选择了《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因为这个法规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的选题得到了媒体的积极响应,安徽日报推出了长篇报道《人大立法:放大农民利益》,追踪了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在该法的制定中“农民利益”被一次又一次聚焦、放大的过程。省电台除抓住人大立法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作出深度报道,还邀请省人大和农委的同志做了两次“午间话题”连线直播,听众热线火爆,做出了新闻效应。应该说,这个选题在找准与媒体的结合点上抓得比较准,选题准确,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结合点也是人大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人大的性质决定了人大工作讲究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这些特点决定了人大报道如不注意从新闻角度切入,就容易显得枯燥、呆板,难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兴趣,从而影响宣传实效。搞好人大新闻报道,必须抓住与社会生活、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从最佳角度切入。举例言之,如“861”行动计划是安徽省实现奋力崛起的重要抓手,攸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投资总规模上万亿元。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其实施情况,在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861”行动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报告后,向省政府发出审议意见书,系统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启发安徽日报及时抓住这一重大新闻线索写出报道,很有看点,既宣传了省人大在依法监管重大投资项目中的行为,又宣传了审议意见书这一人大监督新形式,是多年来人大报道中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由此可见,找准人大宣传与新闻媒体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是人大宣传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必然要求。为此,人大宣传干部必须苦练内功,培育自己的新闻意识,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素质。一是要做有心人。人大工作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对日复一日在身边运转的工作始终保持关注,就可能时时处处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所谓“天涯处处有芳草,眼中时时有新闻”。二是要把握大局。要增强政治坚定性、敏锐性和鉴别力,审时度势,根据客观形势的需求来分辨何者价值高,何者价值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是广闻博览。新闻宣传工作者应该是“杂家”,有较宽的知识面,人大宣传干部不仅应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也应具备多种知识素养,如此,才会有较高的悟性,才会更具有新闻敏感。人大宣传干部自身素质提高了,就能从看似平常而纷繁的工作中采集到最具报道价值的信息,就能调动起媒体宣传人大的热情,就能和媒体共同打造出人大新闻精品。
来源:江淮法治 2005年第7期
中国人大网 2005年8月9日 责任编辑 苏大城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