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开创新时期人大工作新局面
钱志华
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新时期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使人大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牢牢地坚持好、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属性决定了人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高度一致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每一项职能,都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相关;人大依法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更加切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加充分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立法、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事任免等工作中,都要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实践、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为现代化建设和生产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建设和发展先进的法制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执政为民,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要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作为衡量、判断人大工作成败得失的尺度和评价标准,使人大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以“三个统一”有机结合为根本原则,始终把握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方法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根本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到“三个统一”,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而且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多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三者统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就必须按照“三个统一”要求自觉坚持和依靠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宪法法律的规定,不断完善人大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尊重和吸收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委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依法督促“一府两院”贯彻实施,全面推进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只有人大开展的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和真正做到“三个统一”,才能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和效能,切实反映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三、坚持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握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把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目标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为了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三个文明”当中,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法制保障。人大工作促进和保障“三个文明”全面发展这个总任务,主要是通过民主法制建设这个根本任务来实现的。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促进“三个文明”,关键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紧紧围绕“三个文明”这个根本目标,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改进和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支持“一府两院”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依法行使人大各项职权,促进政府改进和加强工作,积极有效地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四、坚持以“三个创新”开拓实践为动力源泉,始终把握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要把与时俱进,实现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作为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三个创新”,观念创新是基础,工作创新是重点,制度创新是目的。观念创新要求深刻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有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勇气和胆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工作创新要求在历届人大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形式,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法定职权进一步落实到位,真正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使之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加强人大工作,建设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大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把一些成功的做法形成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实现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而为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提供有益的实践积累和参考依据,这样的创新才能促进人大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新境界。
(作者系河北省元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人民网 2004年11月23日
中国人大网 2004年11月26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握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属性决定了人大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的高度一致性,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每一项职能,都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相关;人大依法进行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更加切实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更加充分地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就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在立法、决定重大事项、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人事任免等工作中,都要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实践、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为现代化建设和生产力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建设和发展先进的法制文化,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执政为民,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总之,要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作为衡量、判断人大工作成败得失的尺度和评价标准,使人大工作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以“三个统一”有机结合为根本原则,始终把握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和根本方法
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根本方法。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到“三个统一”,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而且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途径、根本方法。多年来人大工作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实现三者统一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各项职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就必须按照“三个统一”要求自觉坚持和依靠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宪法法律的规定,不断完善人大制度,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尊重和吸收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把党委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依法督促“一府两院”贯彻实施,全面推进各行各业的依法治理。只有人大开展的各项工作始终坚持和真正做到“三个统一”,才能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不断提高人大工作水平和效能,切实反映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三、坚持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始终把握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把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目标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为了保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认真落实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职权,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三个文明”当中,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法制保障。人大工作促进和保障“三个文明”全面发展这个总任务,主要是通过民主法制建设这个根本任务来实现的。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促进“三个文明”,关键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紧紧围绕“三个文明”这个根本目标,加强地方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改进和加强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要支持“一府两院”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把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依法行使人大各项职权,促进政府改进和加强工作,积极有效地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共同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三个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自觉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四、坚持以“三个创新”开拓实践为动力源泉,始终把握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要把与时俱进,实现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作为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坚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人大工作的不竭动力。“三个创新”,观念创新是基础,工作创新是重点,制度创新是目的。观念创新要求深刻认识人大的性质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有工作创新、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勇气和胆识。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工作创新要求在历届人大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完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不断探索新途径和新形式,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法定职权进一步落实到位,真正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使之呈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加强人大工作,建设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大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把一些成功的做法形成制度,实现制度创新,实现人大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而为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提供有益的实践积累和参考依据,这样的创新才能促进人大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特点更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新境界。
(作者系河北省元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来源:人民网 2004年11月23日
中国人大网 2004年11月26日 责任编辑 李红军
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